謝媛媛 羅婷
【摘要】本文對校企合作背景下,本科空乘專業民航類課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分別從教學管理與研究、師資培養、教材完善等方面對民航類課程建設提出了建議,使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融合。
【關鍵詞】校企合作 空乘專業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13-02
自2008年內蒙古師范大學作為全國首個與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慧金通”),以新型校企合作模式開辦了本科層次空乘專業。截止2017年底,與“廣慧金通”合作的本科院校已有20所,在不斷深化高校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加強空乘專業的課程建設是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民航類課程是空乘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有民航客艙服務與管理、民航客艙設備應用與管理、民航服務禮儀、民航客艙安全與管理、民航乘務員基礎、民航服務英語等,主要培養學生民航服務專業素養,掌握民航服務與管理的相關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其課程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質量和專業建設成效。目前該類課程的建設現狀存在很多共性問題。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空乘專業民航類課程現狀
(一)共建課程教學場所,打造專業化教學環境
校企合作有效結合企業的優勢,創建了更加全面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校企共建航空服務教學中心:模擬艙、艙門訓練器、航模展廳、CBT教室、形象設計室、禮儀形體訓練廳,實現教學裝備現代化。不僅為教學提供了方便,強化了學習的專業性,彌補了高校教學設施設備有限的不足,使書本知識與實操訓練有效結合,更為學生構建了專業化的場所和教學環境。
(二)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效果較好
合作院校的民航類專業課程教學積極推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課程教學以任務和項目作為驅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完成任務。課程教學借鑒民航企業空乘培訓的方法,強調工作情境創設,讓教學做到課本知識與實踐工作的結合,利于培養符合空乘崗位要求的實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效果較好,動手能力強。
(三)教學師資互補,行業信息資源促進教學開展
教學師資團隊由校企共同組成,彌補了教學資源的不足,增強了教學的專業性。民航類課程除民航服務英語、民航發展史等個別課程由校方教師授課,實踐性強的民航類課程均由企方教員負責教學。企方教員由“廣慧金通”在全國招募選拔具有空乘服務工作經驗、本科以上學歷層次退役人員擔任,其專業形象好,善于結合實踐經驗開展教學,彌補了書本教學紙上談兵的不足,教學內容與行業一線服務接軌。
(四)校企雙方共同研發教材,促進專業課程建設
整合校企資源,由民航局直屬科研單位權威專家、資深乘務教員、高校專業教師共同編寫空乘教材,填補了空乘專業系列教材的空白,為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較為系統、全面、規范的教材資源。研發出乘務員基礎教程、民航客艙服務與管理、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等八本教材,由中國民航出版社出版。目前該系列教材已列為高等院校空乘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被全國高校空乘專業廣泛采用。
(五)成立教育發展基金會,積極促進空乘專業教育研究
教學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既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最佳平臺,也是促進校企聯辦專業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2016年“廣慧金通”專門設立了“教育發展基金”,每年劃撥專項經費,用于合作高校空乘類專業課程建設、教學研究、師資團隊建設、教學體系建設、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以進一步推進校企在“教、學、研”方面的合作,共同提升空乘專業教學質量和教育研究。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民航類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校企雙管界定模糊,影響對課程的進一步探究
企方教員的教學需要校方的指導與扶持,但校方對企方教員的教學不具備監管權力。而具備監管權力的企方教學管理部設置在北京,無法對全國幾十所合作院校的專業教學進行及時的指導,更談不上教學監督工作的過程性管理。校企雙管界定模糊,似乎都可以管,又都無法管,出現空白地帶,對課程教學的實施和課程的教學改革帶來影響。
(二)師資學歷層次與行業經驗難以兼備,教學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同時滿足具有高學歷又具有空乘工作經歷的人員少之又少,目前具有五年以上空乘工作經歷的本科層次空乘退役人員是企方教員的主力軍,與校方教師學歷層次有一定差距。由于沒有系統接受教育學類課程學習,崗前培訓所學有限,教學能力和對教材的把控能力不夠。部分教員知識儲備不足,對知識理解的廣度、深度不夠,只知怎么做,卻不知為什么,對案例的處理分析能力有限,缺乏對整個課程的系統認識和深入思考,教學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三)本科專業教材有待完善,現有教材不能滿足本科教學需要
校企團隊共同編寫的教材被全國高校空乘專業廣泛使用,贏得良好口碑。但目前與公司合作的本、專科院校均使用同一套教材,顯然是不科學的。該系列教材以工作任務(或崗位群)驅動,設置若干任務模塊,著重點在怎么做,怎么樣是做好了,要注意什么問題,更適用于專科課程教學。而本科課程教學強調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在知道怎么做的基礎上,還必須弄清楚為什么,原理和道理是什么。顯然,現有的教材還不能滿足本科空乘教學的需要。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本科空乘專業民航類課程建設的對策
(一)委托校方管理教學團隊,共同參與教學研究
企方可將教學團隊交由合作院校相關教學部門統一管理,聘請校方教學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教學督導。通過督導計劃、指導日志、期末評價等方式,了解督導指導與教員教學情況。注重課堂教學計劃、實施、反思、教學資料規范等過程指導。在現有教學評優考核指標(主任、教員、學生、自我評教)基礎上,增加校方評教。對新教員實施一對一教學督導一年制,以幫助其成長。同時,鼓勵教員積極參與合作院校課程教學研究,校企共助教員教學科研能力提升。
(二)制定科學的培訓制度,關注專業教師的培養與成長
1.完善專業教師崗前培訓
針對公司引進教員的渠道和現狀,完善崗前培訓,增設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科教學法、教育研究等課程,對民航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系統學習,讓教員對民航類課程知識有全面的把握,了解課程的特點,以彌補教學技能方面的不足,避免由于專業知識不扎實而現學現賣。同時強化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練習,培養適宜民航類課程的教學技能和專業素養。
2.實施教員集中復訓制度
兩周崗前培訓涵括的教學內容是有限的,教員在實踐教學中還會遇到一系列問題,除了校方督導的及時指導,企方的定期復訓也是非常必要的。可利用寒暑假進行優秀教員教學體會交流、名師教學理念引領、高校教師經驗分享等多種形式教員復訓,并以說課、講課等教學競賽作為復訓結業,以賽帶訓,增強教員間學術交流,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3.開啟民航師資定向培養模式
根據現目前師資現狀,在大學期間選拔部分優秀學生,開設教育教學類課程,培養他們的教學能力,鼓勵考取研究生,定向推薦航空公司實踐一年民航服務,以儲備專業化并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師資力量。這不僅可以解決目前企方空乘專業教師文化水平有限、教學科研能力不足的難題,同時也可為學生拓展新的就業方向,開發利用人力資源使其達到共享,為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平臺。
(三)結合學生與行業實際,不斷完善教材
保留現有教材的優勢,根據本科課程建設要求,編撰適合本科空乘專業教材。注重知識理論體系的完整性,除了呈現怎么做,更要注重解讀這樣做的原理和道理是什么。同時還要緊跟行業要求的變化,教材內容需要及時更新,并根據使用后的學生和行業需求實際情況不斷完善。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重要性不言而喻。要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專業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共同培養合格的、高質量的空乘師資;加強校企、校校合作共建,編撰適合本科空乘專業的教材,加快課程建設步伐,培養更多合格空乘人員。
參考文獻:
[1]http://www.lnjt.com.cn/
[2]江群.校企合作促進高職空乘專業課程建設改革[J].科技創業月刊.2013(12)
[3]劉芳.淺談高職《客艙服務》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新課程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