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華
[摘要]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實施有效教學意義重大,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學習品質的發展,可謂一舉兩得。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精心備課,提高自身素養五個方面做起,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此實現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
[關鍵詞]有效教學;教學方法;主動學習;合作學習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單位時間和空間內,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盡最大限度地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自身知識、能力得到提升,同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這一活動的有效程度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更取決于學生的學。教師教得再賣力、再辛苦,如果學生不學,課堂教學也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課堂是否高效是衡量一節好課的基本標準,那么,如何實現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一旦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中我們也經常會發現,如果學生喜歡某位教師,他就會認真、努力學習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如果學生討厭某位教師,就會厭煩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可想而知,他的成績也不可能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擁有一顆大愛之心是首要條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付出,用愛筑起師生和諧關系的橋梁。同時,以高超的教學水平讓學生“信其師”,打心眼里喜歡自己,信服自己的言傳身教。此外,民主、科學、有效的溝通,讓學生“聽其道”,會使師生關系更加暢通。
二、課前精心備課
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備課的有效性。對于教師而言,充分備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同時也是高質量教學的基礎。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因此,教師要認真備課,備出好課,備出有效課,以此提高課堂效率。
課前精心備課是實施有效課堂的前提。首先,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認真鉆研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教師實施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是國家對學生學習的統一要求。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反復閱讀課程標準,做到逐字逐句仔細研讀。以一個章節為例,教師要弄清本章節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每個知識點達到怎樣的要求,各個知識點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其次,要求教師要吃透教材。在領會課程標準實質的前提下精心備課,熟讀教材和所涉及到的材料,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制作課件,撰寫教案。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適當進行補充和刪減,使課堂容量適中。第三,細心備學生。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不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課前要充分了解學情,以便因材施教。第四,精心編寫練習題。好的習題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教師要結合本節課重點設計鞏固習題,習題內容要有層次、有梯度,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初中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初中生喜歡新鮮的事物,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設計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英語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教材中為我們呈現了豐富多彩的交際活動,很多活動都來源于生活,如購物、問路、打電話、看病等,這些活動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樂于參與,效果自然很好。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這一點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十分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會發揮最大的潛能,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效果必將大幅提升。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創設的情境要為教學目標服務,要么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要么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情境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情境主題盡量讓學生感興趣,學生積極參與,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在教學《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課時,正值初一學生剛升入初中不久,彼此還很陌生,急需了解同學的基本信息。為此,我抓住學生的這個興趣點,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你們剛剛升入初中,組成了一個新的班集體,彼此之間不是很熟悉,想不想知道彼此的生日呢?” 話音剛落,教室里就沸騰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起來。我順勢提出一個話題,“Do you want to know my birthday? Guess and if you are right I will give you a gift.”此時,課堂氣氛更熱烈了,學生們搶著回答,本節課的重點——月份、日期的表達方式都用上了,超出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2.選擇方法,巧記單詞
學習英語最枯燥的莫過于背誦單詞。很多學生英語成績差、興趣不濃,歸根結底是因為單詞積累量少。如何讓學生興趣盎然地背誦單詞,方法有很多。一是對比記憶法。針對本課新詞,找一個書寫與之相近的詞對比記憶。如學習單詞soon時,可用學過的單詞noon與之對比,只要記住它們的區別在于開頭字母就可以了。二是尋知己法,英語中一個詞或一個詞綴可以與某一個詞結成“朋友”,構成復合詞或派生詞,這樣由一個詞可以記住更多的詞。如day-today-Sunday-Saturday,ear-clear-dear-near-hear-tear-year。通過類似的方法,學生記憶單詞不僅有興趣,而且記憶深刻。
由此可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積極創設教學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中國有句古諺語:給人以魚,一日食魚;授人予漁,終身得魚。這句話道破了當今教育的真諦——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的習慣。新課程標準對于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會自主學習、能終身發展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英語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英語基礎知識,掌握英語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找到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自己去獲取知識。
1.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
是否具備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是學生自學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的重要前提。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提前了解新知,發現知識難點,等到上課時聽課就會更加有針對性。如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前,教師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家先聽課文錄音進行自學,根據文中的插圖初步了解課文大意,找出文中生詞,借助單詞表及課文錄音解決。第二天在講新課時,學生根據之前的預習在課上對不明確的地方重點傾聽,就會提高學習效率。
2.培養良好的復習習慣
與預習一樣,復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環節。復習既是對上一節知識點的消化和鞏固,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從記憶規律來說,及時復習學過的新知可增強記憶效果;從知識鞏固方面講,及時復習可以使知識在頭腦中得以強化吸收,利于學生對其它新知識的掌握,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過知識后的短時間內遺忘很快,而往后的速度會逐漸減慢。因此,每上完一堂課都要求學生及時將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這樣印象才會深刻。為此,教師可要求學生每天回家堅持聽錄音,有感情地跟讀課文,模仿語音語調,理解課文意思,抓住重難句,認真背誦;每天堅持認讀和拼讀單詞,認真記憶,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不管采取何種方法,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實現有效教學的最大化。為此,教師只有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和方法,才能真正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榮利.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讀寫算(教師版),2014,(25).
[2]張芳.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J].英語園地,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