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
摘 要:中國油畫與西方油畫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中華傳統元素及文化和油畫的融合,從而構建出全新的、獨特的油畫類型。其中,“觀物取象”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哲學觀點,對油畫創作有著巨大的影響,從而使得油畫創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促進中國油畫的創新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本文對“觀物取象”思想進行簡單介紹,并就其對油畫創作的啟發展開探討。
關鍵詞:“觀物取象”;油畫創作;影響;傳統文化
油畫自傳入中國以來,歷經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與西方油畫相對應的中國油畫。毫無疑問,中西方油畫之間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包括色彩、題材、構圖等,而其中最本質的差異就體現在創作理念上。正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使得油畫傳入中國后呈現出與西方截然不同的發展態勢。其中,“觀物取象”思想作為中國傳統藝術思維的起源,對油畫創作的影響十分巨大,可以說是研究當代中國油畫不可缺失的關鍵部分。
1 “觀物取象”思想概述
“觀物取象”作為傳統的哲學、美學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國藝術思維的起源。“觀物取象”一詞源自《易傳》,其中的“象”則是指八卦等象。據記載,八卦等象是在“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基礎上創作而來的,所以說“觀物取象”實際上概述了八卦等象的形成方法。除此之外,《易傳》中還有關于“象”這一概念的論述,指明“象也者,像此者也”,從而進一步深化了“觀物取象”的概念,將其從八卦等象的形成這一層面擴散到了更為廣闊的藝術形象創作上。換句話說,藝術形象實際上是以觀察物象為基礎,模擬、提煉并創造出相應形象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與傳統文化的發展,“觀物取象”逐漸變成了一種藝術思維,成為中國傳統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藝術創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創作者根據自身的主觀思維,對客觀事實進行借鑒、模擬、概括,并最終創造出與客觀事實存在緊密聯系,但同時也有著一定差異的藝術內容。并且,物與象之間絕非簡單的對應關系,觀同一物往往能取得不同的象,這是由創作者自身的主觀意識決定的,這也是“觀物取象”思想能在中國傳統藝術創作中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觀物只是一種形式與手段,最終的取象才是藝術創作的關鍵與核心所在,如果只是單純地對客觀事物進行模擬、模仿,那么也就失去了藝術創作的意義。
2 “觀物取象”思想對油畫創作的影響與啟發
2.1 創作理念的變化
在油畫傳入中國后,其在傳統思想、藝術等因素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西方油畫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這種差異性體現在油畫創作的諸多方面,但最核心的一點還是在于創作理念的變化。從本質上來說,創作理念是油畫創作的基礎,理念的變化往往會牽動色彩、內容、表現形式等的變化,同時油畫呈現出的特性,要表達的內容也會相應地有所不同。在西方油畫的創作過程中,其核心理念在于對現實的模仿,盡量以油畫來還原客觀世界的真實情況。因此,不管是在色彩運用還是線條布置上,尊重客觀事物的客觀性都是其基本原則。縱覽西方油畫史,雖然也有著大量的意象和表現油畫作品,但其都對客觀事物的還原非常到位,即便不是以寫實為核心,也會在盡可能地范圍內模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和傳達個人思想。而在“觀物取象”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油畫創作更加重視對“象”的創造和表達,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油畫與傳統筆墨畫之間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也就是說,中國油畫創作融入了傳統筆墨畫的創作理念,創作者更加重視對自身思想與情感的表達和表現,而油畫與筆墨畫都只是創作形式而已,二者在創作理念上有大量的相似之處。
2.2 對寫實油畫創作的影響
中國油畫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寫實油畫、意象與表現油畫。毫無疑問,前者是以西方油畫理念為核心,而后者則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較大。雖說寫實油畫本身與西方油畫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傳統元素對其就沒有影響。實際上,“觀物取象”思想對中國油畫創作有指導性意義。這是因為寫實油畫的創作很容易變成對客觀事物的簡單臨摹與還原,在缺乏創作者主觀思想表達的情況下,其藝術性和審美性都將大打折扣。因此,即便是寫實油畫的創作,同樣需要創作者把自身的思想與情感融入創作過程中去,為作品附上客觀事物之外的藝術價值。而“觀物取象”思想本身就是基于客觀事物而展開創作的思想理念,實際上與寫實油畫的創作理念極為契合,同時也對后者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縱觀我國諸多優秀的寫實派油畫家,基本上都是在創作過程中遵循了“觀物取象”思想,在觀察、模擬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的藝術創造力,創作出了大量基于客觀事物,同時也蘊含有豐富的個人情感的藝術形象。
2.3 對意象與表現油畫創作的啟發
意象與表現油畫歷來都是重要的油畫類型,是直接表現創作者個人情感的絕佳創作形式。不可否認,西方形式主義是催生意象與表現油畫的重要基礎,但在實際創作中,許多中國油畫家依然會借鑒和應用“觀物取象”思想。這是因為西方意象與表現油畫是以西方意境為核心的,其創作過程與中國環境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就需要將中華傳統文化作為創作者的情感基調和意境追求,從而鋪墊出更加符合中國現狀的油畫創作模式。并且,意象與表現油畫絕不意味著毫無根據的遐想,其情感表達同樣要建立在創作者自身的經驗和情感上。而“觀物取象”思想作為基于客觀事物而展開的藝術思維,其為創作者的情感表達提供了依據和寄托,不至于出現“言之無物”的問題。
3 結語
“觀物取象”思想作為我國傳統的藝術思維,是藝術創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礎思想,其對中國油畫的創作也有著難以取代的重要意義。對當代油畫創作者而言,充分理解、掌握并運用“觀物取象”思想非常必要,不管是在寫實油畫還是在表現油畫的創作過程中,合理運用該思想是填充油畫作品的藝術價值和表現個人情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魯卡.意象與意象油畫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 劉彥.觀物取象,各見其趣[J].大學旬刊,2016(5):34-35.
[3] 劉洋.淺析中國當代油畫藝術中的現實主義[J].中國民族博覽,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