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紅蓮
摘要:教育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近些年來,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談論的焦點。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家庭教育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礎,關注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有助于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實現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整合可以提高教育質量和整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關鍵詞:家庭教育;教育方式;重要影響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209-01
一、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其教育目標應是:配合學校教育,使孩子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
家庭教育的主體是家長,在幼兒時期是人的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這個時期所受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教育者主要是父母。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一出生下來,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語言文字學習、心理思想態度、行為舉止習慣的養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對孩子的發展是潛移默化的,其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極其重要的。
其實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局限于一個家庭的活動,它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教育進步發展。家庭教育不僅是為了學習處理家庭關系和掌握生活技巧,也是對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生理和心理的學習,同時也是對每個成員全面發展的學習。一個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家庭成員間有著類似的愛好和共同的話題,形成了一種和睦的家庭關系,全家人其樂融融。父母理解孩子,孩子也理解父母使得可兩者之間的摩擦大大減少。減少了孩子的叛逆心理,整個家庭都能健康和諧的發展。
二、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發展的重要影響
(一)家庭教育對孩子思維模式的影響
—個好孩子,好學生,走上社會后品格高尚而且能夠有大的成就的人,大都與他從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熏陶和影響是分不開的。相反的,學校里的差生,問題學生以及走上社會后對社會形成大的危害的學生大都可以在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比學校教育的影響要大得多。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時間比在學校的時間要長的的多。任何一個人的性格,做人處事的方式方法都是和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一生的。因此,在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以及生理和心理成熟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對孩子品德行為的影響
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理性化趨勢明顯。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眾多家長要學會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和交流,父母對自己的職責有了更加正確的認識,他們明白不僅要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生活條件,而且更要重視對孩子優良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家長還可以經常關注一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增長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從而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提升教子方法;家長還可以觀看一些教育頻道,讓自己的教子知識更加健全。
(三)家長做好榜樣的作用
努力使自己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還時刻注意用自己良好的習慣和生活方式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鏡,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世的準則,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百分之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很難想象一個好吃懶做,游手好閑的父母會培養出一個勤快上進的孩子。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孩子的行為。另外,還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認錯,那種認為認錯就意味著降低威信,于是強詞奪理硬辯,甚至以打駕手段鎮住孩子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最失誠信的,在孩子心理會刻下失望、傷心和輕視。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教師”。
世界各國家庭教育的發展潮流啟示我們,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并重,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質量和民族素質,才能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動地位。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積極的發展家庭教育,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