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涌韜 吳秀瑩 韓博旭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要求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出,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方式受到了沖擊,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教學目標的設計、課程實施的結構、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思維能力的提高這幾個角度提出粗淺的解決策略以供一線教師參照。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思考
一、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方式的常態分析
(一) 語文課標對教學方式的建議要求
新課標提出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提倡“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新課標教學理念。其中,《綱要》還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惫P者認為這是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焦點和難點問題。
(二) 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常用教學方式分析
教學論研究認為基礎教育階段教學方式主要分兩大類:啟發式和注入式。受素質教育影響,一線教師常常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課堂教學,形成啟發注入式或注入啟發式教學方式。
1. 啟發式教學法。激發學生主動性,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就教學的重難點創設問題情境。
2. 注入式教學法。將現成的知識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注重記憶、不可創設問題情境的內容。
3. 啟發注入式或注入啟發式教學法。一線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綜合了啟發式和注入式教學法的優缺點,較為適合新課標的要求。雖然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呈總體提高的態勢,但不可否認受諸多因素影響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列舉如下:
1. 對課程標準及課程特點理解不深刻。在一線教學中,部分教師都不能夠很好地提取課程標準中的精華與要領。
2. 多媒體等教學設施不齊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運用不充分,顛倒了教學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3. 教學方法傳統陳舊。多數教師沿用傳統的講授法,雖出現了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但大多是為了配合“特殊情況”,課堂上出現形式主義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4. 教師隊伍建設仍需完善。教師隊伍較為薄弱、老化嚴重,師資結構不夠合理,教師間溝通交流較少。
二、 核心素養培育對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方式的沖擊
(一) 對核心素養的理解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更加重視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新課標提出其概念:“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p>
筆者認為語文核心素養是個體在長期的語文教育活動和已有的語言學習經驗基礎上,在語文感悟、體驗、反思中形成的復合性素養。
(二) 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體現
1. 在課程標準及教材編寫中的體現
為了實現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建構推動教育教學改革這一目標將核心素養漸漸融入課程標準當中。同時,應在編寫中體現培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等內容,教師在解讀文本時應從價值觀的角度挖掘教材中的價值引領因素。
2. 教師教學方式基于核心素養的改進
在設計和組織教學時要將傳統的“以知識點為核心”的教學觀念,轉變為“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由“抽象知識”轉向“具體情境”,由“知識中心”轉向“能力中心”,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
3. 教學理念的內涵急需升華
(1) 教學理念趨向“以學生為中心”。應注重“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2)優秀傳統文化的植入。通過一些優秀的文化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修養。
三、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方式的應對對策
(一) 教學目標設計要反映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點
1. 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緊密結合新課標理念。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在制定目標時要克服“教學目標隨意、語言表述啰唆、割裂三維目標、拔高教學要求”等問題。
2. 培養審美主動性,指導學生鑒賞。教師應借助課本的事物,對學生進行美育。如此,讓語文學習富有彈性、智慧和靈性,有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教學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
(二) 核心素養依據核心素養設置課程實施結構
1. 構建具有反思性、合作性的實踐課程。將實踐課程與語文類課程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之后,通過觀察或實踐,提高對語文教學內容的掌握。
2. 重視練能,提高學生自主性。教師要盡量多設計些讓學生扎實練能的課,鍛煉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重視在方法學習和運用中生成能力。
(三) 依據核心素養選擇教學方法
1. 緊扣語言建構與運用開展課堂教學,注重情感教育。針對不同年級教學要求提供與之相適的學習方法,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整合綜合性教學內容,樹立全局意識。教師首先要轉變唯“材”是教的教學理念,利用多種資源,結合教材進行有效整合。
(四) 依據核心素養提高思維能力
1. 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提高思考能力。教師要多留意社會生活中與語文相關的問題,并在課堂上創設這樣真實的問題情境。另外,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問題解決的過程。
2. 重視學生思維發展,引入思維導圖方式。應在課堂教學上創設能夠讓師生、生生雙方互動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提高認知知識的理解與消化的能力。同時,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提高思維,化抽象為形象,化空洞為具體。
綜上,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實現小學語文價值的必然之路。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S].人民教育,2010(17).
[2] 姜宇等.基于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實踐途徑與策略[J].中國教育學,2016(6):31.
[3] 姚克芝.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苑教育,2017(7).
[4] 胡曉燕.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J].語文知識,2016(20):17.
作者簡介:靳涌韜,吳秀瑩,韓博旭,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