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金紅
【關鍵詞】 生物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9—0121—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新能力便是其中衡量人才能力的標準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使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社會之中。那么,在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利用生物學科的開放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高中生物教材不同于初中生物教材,初中教材偏重于生活,而高中生物主要是針對分子與細胞、遺傳和變異、穩態和環境三個模塊進行教學。因此,高中生生物具有科學性、邏輯性、開放性的特點。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所要教授的知識點采用與學生溝通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充分理解了知識點,也使創新思維得到啟發。
例如,“關于光合作用”的教學,教師可以先畫出一幅向左側彎的植物圖,提問:植物為什么會向左彎曲?學生因對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學習,因此會回答因為左側有光源。此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這一現象誕生的原因,進而得出不同的答案。例如,如果一盆花持續地朝一個方向放置也有可能造成花卉向一個方向生長。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得到發展,創新思維得到有效培養,這將為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通過科學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中生物教學同樣離不開實驗的輔助,所以,利用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個很好的策略。高中生物實驗分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兩種,其中學生實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它的主要過程是由選取材料、設計方案、觀察記錄、總結分析四個階段構成。所以,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充分掌握生物學知識,提升學習生物的能力,還能夠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較好培養。
例如,教學“植物對水分的吸收”的實驗教學,教師為學生準備三盆生長狀況相同的植物,并讓學生自主選擇一盆每天以蒸餾水澆灌,并將之作為參照,而其他兩盆則分別用淡鹽水和濃鹽水澆灌,并讓學生每日進行觀察記錄。過段時間后,教師讓學生進行最后的觀察,并根據實驗進行總結。最后,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植物會因為不同的鹽水澆灌產生差別”等探究性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對知識點有了充足的認識,還較好地培養了創新能力。
三、在課外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習的目的便是提高所學者的實踐能力,培養所學者的創造力,使他們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高中生物教學會使學生學習到知識和技能,然而還有一些其他的生物學知識是課本上沒有的,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參加生物學的課外活動。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還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書本中沒有的生物知識。
例如,我國的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這項生物學課外活動的開展,這是一項由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植物學會聯合創辦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此項活動擴展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路。
如,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的細胞生物學,學生可以從中將細胞的形態與大小方面的知識進行再次學習,使學生可以牢固掌握細胞學知識,并從中得知生物體的細胞可以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并于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細胞被發現及其發展的過程。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今教育體制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更上一層樓,也可以使學生在走出校園時更好地融入社會。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助于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