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是小學生身心成長的搖籃,是小學生情感世界的培養基地,為發展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本文以小學英語學科為例,結合實踐經驗,簡述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含義及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和應用,倡導教師要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促進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情境教學;創設;體驗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情境和時間。如果學習過程中缺少一個特定的運用語言的環境,只是為學而學,那么學習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也不例外。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正是情感性學習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當兒童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和強烈求知欲望時,不僅能產生情感遷移,而且會使注意力特別集中和持久,學習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由此可見,我們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探索和實施情境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情境教學的內涵和實踐意義
(一)情境教學的內涵。
情境,是一種生活場面。情境教學是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教師依據教材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而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實物、體態語、電教、表演等多種活動和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個形象逼真的場景,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和生動的語言環境,從而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讓學生置身于類似現實、自然的情境中用英語進行交際,感受英語教學的真實性,繼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的實踐意義。
1.降低教學難度,便于解決問題。
在整個小學階段,兒童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仍帶有很大的具體性。小學英語情境教學通過再現教材內容的相關情境,利用鮮明、具體的角色效應,鼓勵學生自己去琢磨,并嘗試去發現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拓寬了教學空間,增強了實踐感悟,便于學生對教材理解得更透徹,更全面。如教師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扮演課文對話,再讓學生聯系生活情境,在原對話的基礎上稍作修改,使之成為一個新的日常生活對話。這樣,在活動過程中既使學生親身體驗角色,又使學生有嘗試創造的機會。
2.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創設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其學習能力。如教六年級學生“What do you have for dinner today? I have……”這對句型時,教師巧設去超市買菜準備晚餐的生活情境,把剛學過的幾個事物單詞作為超市的食物列單。然后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在超市里選好自己喜歡的食物并共同“煮”出一道菜,用上“I have__,__.”的句型說出這道菜式的原材料。最后還要從各小組中競選出“healthy meals”、“best dishes”、“new dishes”這三類,分別給予相應獎勵。由于教師所創設的語言情境與生活情境極為相似,因此大大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從有趣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
3.引導積極參與,改善師生關系。
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師居高臨下、填鴨式地給學生講授知識,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我們常說,教育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境教學是教師根據教材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有關情境,以多樣的活動形式搭建師生間的互動平臺,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并以真情感染學生,使之引起共鳴。這樣就能讓學生逐漸從被動接受的束縛中逃脫出來,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營造出樂學、好學、民主、平等的和諧氛圍。學生覺得這種方式新鮮、有趣,在這種師生共同營造的樂學、好學的互動氛圍下,很快就記住新句型了。
二、情境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的小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湯,知識好比鹽,知識必須要融入情境中,學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識!可見,創設教學情境多么重要啊!特別是小學英語教學,教師們更應該創設情境讓學生學習語言,因為現實生活中嚴重缺少英語學習環境。那平時教師應給學生們創設了哪些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呢?
(一)演示實物,引入情境。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形象直觀,能調節課堂氣氛,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如我教四年級課文“sports”中的幾個單詞:basketball,football,ping-pong,volleyball.我準備了足球、籃球、乒乓球,排球這四類球放在講臺上。講課時,我問,“How many balls can you see?”并提示學生:“One,two,three,four,four balls.” 只見學生們猛盯著各種球類,臉上露出喜愛的表情,小嘴巴微微張開,似乎想開口表達自己的心里感受了。我立即問學生“Do you like sports?” 這個句型自然而然地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sports.當聽到學生肯定的答案之后,我又指著足球問學生:“Whats this?” 隨后,我運用具體的球物教完本節課的四個新單詞,學生們也很容易地記住了單詞。
(二)用簡筆畫,顯示情境。
繪畫是一項眼、手、腦等并用的活動,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它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記得我在教《fruits》的時候,我讓學生們把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在黑板上畫出來,如apple,banana,watermelon,peach,pear等等。然后,學生們看著自己的畫進行創造性的語言對話活動,他們學起來興趣盎然,達到了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師生表演,直現情境。
表演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所學內容,增強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給學生區別Excuse me和Sorry這兩個短語時,如果僅僅把它們的解釋當作知識傳授給學生,當他們處于交際環境時,仍然不知道到底哪種情況下的“對不起”是Excuse me或Sorry。我先讓兩個學生讀書,在他們正在讀的時候,我走過去說:Excuse me,whats the time,please?回答:Sorry,I dont have a watch。無須多解釋,學生已經能很好地掌握這兩個短語。
(四)利用游戲,創設情境。
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游戲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樂意、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最終達到自覺、自然運用語言的目的。我采用的一種游戲是:Guessing game. 學生很感興趣,特別是猜對答案的時候,課堂中會聽他們的歡呼聲,十分開心,我被他們的歡呼聲感染了,語言也變得很有激情。
三、實施小學英語情境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情境教學在目前教學中已有一定程度的應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足與缺憾。如:缺乏真實性、濫用課件、反復使用等情境創設低效現象仍然存在。要克服以上問題,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情境創設時就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真實自然,貼近生活。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和學習語言。”小學生通常喜歡談論與自己有關的事,教師設計活動所選擇的場景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教師在講授完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單詞后,舉了班上其中一位同學的例子,讓學生在猜同學的情境中掌握并學會運用新單詞。當學生在這種真實環境的活動中感到他們能用學到的語言去做事時,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二)簡單有效,符合實際。
情境創設不能過分追求形式,不能完全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應使情境創設服務于教學實際。教學就如平常生活,簡單有效才是真。例如,在引出“monkey”這個單詞時,如果采用課件形式,找一些活蹦亂跳的動畫猴子圖片,對于中低年級學生而言就大有喧賓奪主的負面效果。
(三)形式多變,活潑有趣。
創設情境的目的之一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活動中。所以,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應該符合學生求趣、求新的心理特征,充分考慮創設形式的多樣性和活動情境的趣味性。如果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只是一味簡單機械地重復情境,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只能是走過場的形式,毫無實效,根本談不上有教學激情了。
(四)推陳出新,靈活變動。
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不要失去自我,要體現個人風格和特色。教師應學會創新,不要固步自封,因為同一情境的創設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教師,也不一定符合所有的教學實際。此外,《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因此,教師應在適當時候給學生留有時間,留有機會去思考、體驗、應用及創造。兒童應該是學習的主體。
參考文獻:
[1]馮蕾.小學英語課堂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J]. 中小學電教,2008,12: 127.
[2]剛永.創設情境—小學英語教學的最佳手段[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02: 12.
[3]鄒志英,龔少英.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教育科學,2006,2: 97-99.
作者簡介:劉振盛(1987),男,福建省莆田市人,民 族:漢,職稱:小學一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