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
摘要:國學經典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國學經典不同于當初的國學經典。小學語文當中大部分都在提高國學的比例,想必國學在小學生的學習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國學經典被很多人認為是小學的啟蒙教學,已經在被現代人慢慢接受了。
關鍵詞:小學語文;國學經典;傳統文學
國學經典是我們的傳統文學,但是在過去的學習當中,語文教材當中卻沒有出現過國學的蹤影。隨著新課改的來到,教育部開始提倡國學的學習,并且在小學語文當中還專門多出了一本教材——《國學經典誦讀》。何為國學經典,指的是在中國文化發展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傳統文學,比如說孔夫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老子》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書籍。所以這樣看來小學語文當中是不可以缺少了國學的地位,它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學經典能夠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出一把力
小學語文的學習講究的是勤快,學生如果自己在學習上面不努力的話,就算老師怎樣教也教不好。一些家長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一點西方的文化,比如說西方的樂器、西方的語言。但是一味的去學習西方的文化而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話,就是崇洋媚外的行為了。語文的發展就是從國學經典中來的,沒有傳統的文學何來今天的語文呢?我們的國學經典是值得我們中華兒女驕傲的遺產,小學期間的學生是培養記憶力的時間段,家長和老師們都在想辦法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學習國學經典其實是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力的增長。
例如,小學時候會學習到儒家經典學派的代表作《論語》當中的一些內容,它不像是古詩一般那么的長,但是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卻并沒有減少。語文的本質是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情商,情商主要是指人們控制情緒、耐受挫折、筑牢意志等方面的品質。所以學生在學習當中想要學以致用的話,必須關注自己的情商和道德的發展程度。國學經典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一條捷徑,在傳統的國學當中蘊含著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那些都是古人通過長期的實踐得來的人生哲理,以書面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現在的學生能夠在國學的熏陶之下變得更加的優秀,說明了國學經典是在小學語文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塑造了比較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國學經典幫助學生培養了良好的文學素養
文學素養并不是天生得來的,是學生通過后天的努力,慢慢一步一步培養出來的,沒有文學素養的學生,就像是手無寸鐵的老人一般。語文的學習是要通過考試來檢驗的,考試講究的是當場的發揮,像是寫作,在考場上面是沒有可能讓學生現場翻閱素材的,所以國學經典在一定程度上面幫助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文言文是學生們頭疼的事情,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學生看不懂,也聽不懂,但是我們傳統的國學就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的。為了讓學生學習好國學,老師們會讓他們學習好文言文,將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記好,這些過程都是隱約在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功底。
在學習國學經典的時候,可以增加學生的文言文知識,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當中快人一步。由于現在的時代發展,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的網絡,小學生當中也隨之出現了問題,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對傳統文化漠不關心、與外界無法交流……想要將學生從網絡中拉出來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專心學習,與家長一起將學生拯救出來。學生在學校的時候通過閱讀和背誦大量的國學經典,可以進一步的將學習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比如說研究古典文學。在近代鴉片戰爭期間,我國國人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開始提倡復興傳統國學,所以有了今天的國學教育。學習國學是為了繼承和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隨著教育的改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學經典呈現在大眾的眼前了。中國傳統的經典當中有一個是小孩從小熟悉的東西——《三字經》,小學生對于三字經可以說是已經朗朗上口了,在短時期內,學生能夠做出這樣的記憶,會使得他們對背誦越來越感興趣。小學生其實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多次朗誦文本來背誦,說明他們的記憶力在國學經典的學習當中已經得到了提高。
三、在小學階段開展國學教育的策略
漢字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化的最主要標志之一,它也是形成國學經典的基礎。所以在學習國學的時候,首先要求學生欣賞漢字的魅力,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漢字、體會漢字、了解漢字,從而深刻的發現漢字的魅力所在,也可以為學習國學經典埋下伏筆。小學語文的課本中出現的全部都是漢字,并且大家都知道小學的學生學習第一步就是拼音,然后學習識字。從甲骨文時期開始,我們的漢字就開始演變,一步步的變成現在的簡體字,我們不難看出簡體字中一個字具體的含義。倉頡造字的方式其實是有規可尋的,有的是根據音造字,有的又因為形造字。國學經典并不是一小部分的文學,往大了說它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全部,雖然前人的思想可能會有落后,但是大部分的東西還是屬于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的。
中國文學史上還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唐詩宋詞了,著名的唐宋八大家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燦爛遺產。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中,古詩詞是占了較大的比重,其實有的家長也會在孩子讀書之前讓他們熟讀唐詩三百首。學生熟悉了唐詩宋詞之后,在某些方面可以提高他們的國學素養,那個時候的學生說話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靜夜思》是李白的經典名作,也是小學生們最喜歡的一首詩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其中蘊含的哲理也是顯而易見。在傳授完這些經典國學之后,學生能夠深切的感受到古人當時的心境,也會為詩人那個時代的思鄉情懷所打動。
不得不說我們中國人的智商是很高的,在一定程度上現代人還比不上古人,比如成語,短短的四個字,蘊含著無限的道理,古人將這些都濃縮在了成語之中,還有的就是一些典故,讓我們現代的教育學者都感到汗顏。言歸正傳說回我們的國學經典,要想在小學大面積的開展國學教學的話,只有教師悉心的去培養學生,讓他們早日愛上國學經典。
國學之所以叫做經典,一定是有道理的,在幾千年前或者幾百年前的人生道理,到現在了同樣適用。在小學當中國學教育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它不比任何一個部分弱,當然不僅僅是要在小學階段提倡國學的重要性,還要將國學的教育普及到每一個層面。要讓我們的學生學習好國學,在以后才能夠一代又一代的相傳下去。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普及國學經典,還要重視起國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