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耀強
摘 要 面對學困生教師要有愛心,耐心,需要教師多鼓勵多引導,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天兩天就會變的,學困生是一個需要長期去關注去幫助的對象。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成因;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171-01
作為教師不能放棄所謂的“學困生”,不能讓他們一直成為課堂上的“旁觀者”,而應熱情的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做好轉化工作,在數(shù)學學習上真正“脫貧”。
一、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學生層面
先天原因、內趨力原因、知識欠賬、生源原因。
(二)教師層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教師抓“學困生”有以下行為:(1)拼時間。剝奪了“學困生”課內、課外的時間,“學困生”也是苦不堪言,家長更是怨聲載道。(2)壓作業(yè)。有些教師,給學困生“加碼”,美其名曰“熟能生巧”,采用錯一罰“幾”的方法,更加重了“學困生”的負擔,導致個別學生“破罐子破摔”,干脆“躺倒不干”,惡習也就此形成。(3)多指責。有些教師總是對“學困生”戴著有色眼鏡,無視他們的個體特點,經常對他們指責、訓斥,不正常的心理更加重了他們學習的負擔,導致因不會而不做,成績每況愈下。
(三)教材層面
老教材注重掌握基礎,每冊四到五個單元,講求一點一得,課時量多,鞏固練習量比較大,帶有較多的“模仿和記憶”,對于“學困生”相對要有利些。而新教材,每冊都有七到八個單元,量少點多,活度增加,綜合性強,課時量少,講求自主學習,動手操作,“探究”成分多,再加上配套的練習冊許多習題偏難,使得部分學生很難適應,逐漸演變?yōu)椤皩W困生”。
(四)家庭層面
家長自身文化層次低,個人素質整體上也較低,家庭經濟相對不佳,幾乎整天為“生計”忙碌,無暇也無能力關注孩子的學習。
二、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尊重學困生,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關鍵在于鼓勵學困生。作為教師,只要平時把更多的關心灑在他們身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學困生也能成優(yōu)生。
(二)運用激勵機制,體會成功的快樂
對學困生,教師往往是一個友好的眼神,一句親切的問候就能讓他們感覺到陽光。王鵬是我班一個非常調皮的、而且特不愛做作業(yè)的學生,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讓我頭痛。一次批改作業(yè)后,我找他談話,很友善地說:“我一向認為你回答問題很棒,很快就能將答案說出來,其實只要你上課多舉手,就會忘記搞小動作,不信你試試看”。后來,當他舉手回答問題時,我都試著用“你真行,這么難的你都說對了”。“王鵬,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想到這么精彩的話的,真佩服你!”看到他表現(xiàn)有進步后,下課時,我又會特意站在他那對他說一句“今天你進步了。”“今天你進步了。”這句話大概只說了一個星期,想不到他的作業(yè)居然也能堅持每天寫了,不要再去“跟”了,這幾星期,我感覺很輕松,因為再也不要去找他來補作業(yè)了。正是因為運用了激勵性的話語,這名同學才有這么大的變化,以往老批評埋怨他,反倒適得其反,而現(xiàn)在,正是在激勵話語的鼓勵下,他體驗到了成功,才有了飛速的進步。
(三)因材施教,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對由于知識欠缺,造成學習障礙的學生,要從補缺補差著手,平時要放低要求,創(chuàng)設一個“小目標”,使學困生能一次一得,有向更高目標奮斗的希望。并定期對所學知識進行反饋,出現(xiàn)問題及時補救,不留“夾生飯”。
有些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強烈的求知欲。對這些學生首先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積極扶持,使其發(fā)展,激發(fā)學習興趣,進而萌發(fā)獲得成功的欲望。
(四)有愛就有希望,親其師而信其道
如果我們真正將自己的愛心傾注給學困生,那么,那些學困生就會把老師當作自己的親人、朋友,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如果喜歡和敬佩一個老師,就自然而然去喜歡他所上的課,這種親近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困生逐步由“厭學”轉變?yōu)椤霸笇W”,直至“樂學”。
(五)尊重家長,共同提高
很多老師面對學生成績的不理想,在校調皮搗蛋的學生,常用的方法就是將家長請到學校來奚落一番,臨走還不忘提醒一句,“好好地管教一下吧!”其實,換位思考一下,教師也是家長,教師的孩子也有難管難教的時候,當教師習慣于數(shù)落家長的時候,想到過家長也是有自尊和人格的嗎?面對老師的數(shù)落甚至是訓斥,家長能不有氣嗎?有氣,往誰的頭上撒?自然是學生時,家長就會狠狠地罵自己的孩子或是遭來一頓打。而作為學生肯定也少不了埋怨,而可能更不喜歡讀書。對于學困生,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學習上,只要偶爾一次進步了,你不防給家長打個電話,或是碰到他們時,很自豪的告訴家長他們孩子的表現(xiàn),家長聽到孩子好的表現(xiàn)后,一定也會向教師一樣給予表揚,學生也一定會有新的進步,說白了,尊重家長也是尊重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教師促進教學是非常有利的。為此,在學困生轉化過程中,我們既要充分發(fā)揮學校主導作用,又要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總而言之,面對學困生教師要有愛心,耐心,需要教師多鼓勵多引導,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天兩天就會變的,學困生是一個需要長期去關注去幫助的對象。
參考文獻:
[1]周玉仁.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