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育理念不斷被完善,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的教學不能只是學生被動地接受,而應該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一個有意義構建的過程,這一點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如何將高中數學的教學與構建主義理論相結合提出了幾點個人看法,希望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構建主義;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構建主義的核心思想是,學習知識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過程,既強調了這個過程應該以學生為學習中心,學生應該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被動接受的對象;又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是意義構建的引導者,而不單單只是知識的灌輸者。同時構建主義認為知識的學習應該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進行,“情境”“協作”“交流”以及“意義構建”則是理想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
一、 創設情境
情境的創設是使學生達到意義構建的基礎,所以說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習者構建意義的情境應該是教學設計中最為重要也最為關鍵的環節。
高中數學知識中有很多抽象難懂的概念以及定義,如果單純地依靠記憶力來死記硬背,就會使定義、概念之間很容易相互混淆,并且難以靈活運用。所以情境的創設一定要符合高中生在其年齡階段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水平的實際情況,達到以“情境”來促進“思維”的目的。所以在這里我認為學習情境的創設應該將抽象的數學定義進行具象化,以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完成從感性的層面上升到理性認知的進階。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師引出概念、定義時,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點,聯系生活實際,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創設一個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的情境。和實際情況相關聯的數學問題,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有熱情,強化了自主學習意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對問題的解決有更多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有了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習的效率自然能夠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想也得到了鍛煉,讓學生在生活中愿意也能夠用數學的思想來解決問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自然也就更加靈活和得心應手。
所以我認為一個好的學習情境的創設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潤滑劑、催化劑,使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同時,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從而到達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二、 強化訓練
數學知識的鞏固離不開習題訓練。《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到了“練習是數學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必要條件。”學生在對數學定義或者公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老師要充分利用習題的訓練,在解題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定理、公式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針對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現狀,更應該注重習題訓練的效率。在這里筆者認為有序的數學教學訓練首先應該注意習題的量。練習如果不夠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而如果過多又會導致學生花費太多時間而降低學習效率。所以我認為習題訓練應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舊知識回顧,用以鞏固學過的知識點同時引出新的學習內容,將各個部分的知識關聯起來;第二部分應該是課堂內新知識習題訓練,用以檢查新的知識內容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沒有掌握的部分及時解答;第三個部分是課后作業,這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對學習成果的檢驗。其次應該注重習題訓練的難度,太簡單達不到檢測學習成果的目的,太難則會耗費大量時間并且偏離學習內容。所以習題的難度層次應該由淺到深,最后進行綜合性訓練。最后是通過一題多變的方式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靈活和牢固。
三、 協作交流
任何個人的認知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在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也一樣。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認知能力不同,學習知識的進度也會有所不同。同時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會有其局限性。這就要求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都要相互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使學生、老師共同進步。
加強交流可以通過增加團隊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實現。讓學生之間以小組的形式,一同收集、分析學習資料,討論學習內容,探究數學問題,達到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小組,小組與小組的共同交流,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問題的反饋,合理改善教學方式,完成共同進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升協作、交流能力。
四、 思想滲透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素質教育的理念越來越得到肯定,教學目的不再只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達到自主學習的要求,讓學生對高階數學有探究欲望,從而為未來的高階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不斷將數學思想滲透到學生的意識里。數學思想的滲透不是簡單地通過灌輸就能完成的,要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和總結來建立。
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用來做題,如果不能靈活運用數學思想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只是機械地通過老師講述接受課本上的內容,那就失去了數學教學的意義。
結束語: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完成意義構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而如何將其與高中數學知識的教學進一步有機結合起來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繼續探索,以促進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林.建構主義觀照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5,22(4):38.
[2] 李淑.建構主義理論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析[J].理科考試研究,2014,21(19):7.
[3] 邱晚春.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中數學文化教學策略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7(24).
作者簡介:汪小蘋,甘肅省玉門市,甘肅省玉門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