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摘要】本文針對初中地理的教學現狀,提出科學構建教學情境、精心編制教學問題、合理運用教學語言等教學方法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實踐操作意義。
【關鍵詞】初中地理 教學效果 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1A-0051-02
初中地理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熟悉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如何提升初中地理課程教學效果,落實新課改要求,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
一、科學構建教學情境
根據學科教學要求,初中地理要求學生初步了解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人文要素及其相關關系等。地理學科不是學習獨立的、毫無關聯的地理要素,而是學習如何分析各要素綜合情況下形成的復雜地理現象。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形象思維占據主體,但也已進入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如何讓初中生適應地理這種綜合運用能力較強的學科教學與學習呢?教師應該從形成具有可感化的教學情境入手,逐漸將學生引入到問題的概況與綜合分析中。
教學情境創設的方式和內容形式多樣,它是課堂教學中學生進行認知、構建、探究知識的基礎。那么如何科學地構建教學情境呢?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師必須考慮所教授學生原有的知識背景、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以及生活地區等情況,選擇合適的角度切入。比如農村地區的學生可能對家鄉常見植物、動物、山丘、河流比較熟悉,他們多有抓兔子、釣魚、摸蝦的童年記憶,讓這些有經驗的學生從本地區的山川、動植物、氣候特點導入課程內容,引導他們積極發言。相較于生活在農村的學生,城市的學生在生活中接觸的信息量大,且外出旅游見識不同地理風貌的機會也多一些,針對這部分學生,可以從國家的整體地形、氣候、保護珍稀動物等方面著手,設計、構建教學情境。
地理是一門非常開放性的學科,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往往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在實際生活中可列舉的案例也較多。教師若想在課堂上迅速地抓住學生的吸引力,可以采用介紹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等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人文地理知識。以商務星球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西北地區》一課的內容為例,該課介紹少數民族聚居區概況。該地區歷史上有黨項、韃靼、突厥等多個民族出現,歷史上產生諸多傳奇人物:成吉思汗,馬超等;景點有大家熟悉的《西游記》中提到的火焰山等著名景點……教師可多挖掘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將當下社會的時政熱點與教學內容相聯系。如從地理角度介紹“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包括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是指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以都城洛陽(今河南洛陽)為起點,經涼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到達地中海;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兩千多年前,商船以中國廣東徐聞港、廣西合浦港等港口為起點,駛向古代東南亞、南亞乃至阿拉伯地區各重要大港,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老師將教學與個體學習經驗相關聯,同時結合初中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課堂上拓展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地理教學的教學效果。此外,若教師在課堂上所創設的教學情境輔之以適當的教學活動形式,將會收到更好的授課效果。教師在課堂上可圍繞教學主題設計教學活動,通過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活動組織教學。
從教學目的出發,學習地理是一個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的過程。地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也是教師不斷設計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相關地理知識的過程,而學生通過認知地理現象、學習地理知識,進而學會分析地理因素,解決地理問題。課前,地理老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相互討論,有意識地培育學生深入思考地理問題,逐步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二、精心編制教學問題
如何在課堂上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些問題都與教師的提問內容與方式有關。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問題。
可以說,教學問題的設計貫穿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教學問題設計包括教學問題的設計與呈現、學生回答問題時信息不合理問題的預設、教師歸納和過渡問題的設計等。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環境設計針對性的問題。另外,地理教學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相連的問題。比如在商務星球版上冊第四章第三節《合理發展交通運輸》這節課上,如果教師向學生提問“如何選擇交通工具”,這對涉世未深的初中生而言比較困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認識水平這樣提問:“放寒假了,如果老師想去北京旅游,該如何乘坐交通工具?”同學會有各種各樣的回答,比如:坐飛機去北京;坐火車去北京;坐高鐵到某城市后再轉飛機去北京等。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首先明確玉林現有哪些交通工具?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去北京的時間最短?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去北京最省錢?其次,還要考慮乘坐交通工具的舒適度。比如:飛機適合距離1500千米以上路程的旅行;高鐵適合距離800千米到1500千米之內的旅行;而汽車則適合短途旅行等。另外,還需要考慮天氣問題。如在寒假時期,北方易出現霧霾天氣,那么航班出現延誤的概率就會高。通過設問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課堂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設置靈活有趣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地理學習。
三、合理運用教學語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能否合理運用教學語言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大因素。然而,每位教師的教學語言特點是不同的。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首先,教師的語言必須表述清晰、科學嚴謹,這樣才能準確地傳遞信息,這是合理使用教學語言的首要因素。其次,教師可以發揮語言的優勢,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語言的風格,如靈活生動、幽默風趣等。
如何合理運用教學語言呢?以教學評價這一環節為例,某些教師在評價學生回答問題時,常使用“這位同學回答非常好!”“回答不錯!”“回答真棒!”這些詞。但這些詞其實是低效評價,這樣的評價并沒有明確告訴學生回答好在哪里。教師應該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如:回答了哪些內容,分析了哪些內容,得出什么結論等。
【參考文獻】
[1]易春.地理新課程有效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蘭惠萍.人文教育維度下的地理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7)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