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要:民間游戲因其是在民間代代相傳,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生動性的特點,所以能夠讓人們很輕易的進行接受,所以,民間游戲能夠作為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資源,吸引著許多人進行參與。民間游戲可以與區域活動融為一體,以此來吸引幼兒對于活動的興趣,讓幼兒進行活動的積極性大為增加。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進去,孩子們玩的越盡興,最后獲得的收獲就會越大,民間游戲也可以釋放出它的最大功能和作用,此外,民間游戲還具有材料簡單容易收集,主體和類型多變,能夠培養孩子們團結協作能力的特點,可以使的老師免于為尋找適合幼兒玩耍的材料的過程,民間游戲與區域活動的特征能夠相互補充,以此來使幼兒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思維活動創造。
關鍵詞:民間游戲;區域活動;運用
引言:
在幼兒園對孩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區域活動這種形式是能夠在最大的限度上發揮幼兒的自主活動的,它能夠促使幼兒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把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授課模式,因為這種模式是能夠順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潮流和趨勢的,它的教育理念也是以學生作為授課的主體的思想下應運而生的,這種教育手段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綜合以上可以證明,區域活動是可以作為啟發幼兒的心智和思想的有效辦法,幼兒園的老師們要充分的掌握這個與時俱進的先進教學方法,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積極大膽的使用。
一、民族民間游戲便于區域活動的材料收集
有一句話說的好:“兒童的智慧源自于操作”,幼兒可以通過親自的實踐來使自己對學習更加的感興趣,從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在此基礎上,建造出最利于自己記憶的學習框架和結構體系,因此,對材料進行合理和有效的收集是對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的關鍵點之一,區域內的材料是進行區域活動的重要支撐點,材料的選擇是否恰當與合適,對幼兒的教學和發展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在我們從小到大的過程中,令學生們記憶最深刻的場景就是小的時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光,比如在陽光下的操場玩跳房子、撿棋子、扔沙包的游戲[1]。進行這些游戲的原材料容易取得,在自然界大量存在,并且具有物美價廉的優點,有一些材料甚至可以讓我們進行多個游戲的使用,在對材料的投放過程中我們還應當密切注意要對廢舊物品進行充分的利用,必須我們可以用易拉罐捆起來拴上線,做成高蹺,用廢舊報紙做成紙球和紙棍,讓幼兒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接受對環保的重要性的教育,在玩耍中進行學習與思考。
二、民間游戲種類題材廣,可以設置多個區域活動
民間游戲由于具有內容繁多、題材范圍廣的特點,所以只要我們對民間游戲進行認真的思考,對其加以改善,就能夠創造出可以適宜幼兒的特征的區角,基于這樣的情況,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在對區域進行劃分的過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動作和性質進行區域的劃分,比如可以將活動區劃分為跳躍區、投擲區。跳皮筋、夾包跳、斗雞等游戲都屬于跳躍區,而拋繡球,搶八角就屬于投擲區等等,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動靜交替的形式,讓幼兒們輪流的進行游戲活動,通過以上的辦法,讓幼兒們樂于參與其中。
三、民間游戲區域化更能體現區域活動的目的性、層次性、漸進性
在進行活動時,我們要把孩子們的興趣作為我們進行活動設計的出發點,充分的考慮孩子心里的想法,并且根據孩子自身所具有的年齡特點,對要在各個區域進行放置的材料進行整理,讓所有區域的材料設置都更加的合理,要根據“目的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漸進性原則”進行布置[2],老師在進行材料的布置和選擇時必須充分的考慮這些因素,從這些原則作為基準點,創造出對幼兒的學習和生活適宜的區域活動,從而使區域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等優勢和特點,進行材料的投放時應該考慮的三大原則:第一,目的性原則,即孩子們需要什么,老師就要遵循孩子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材料的投放,比如,在進行搶八角的游戲時既要考慮自己,又要照顧同伴,要讓孩子們彼此之間進行相互的配合和有效的合作,在進行游戲的同時,還對孩子們的鉆、爬、跳等技能進行了系統的鍛煉,第二,層次性原則,就是要對發展水平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材料,即所謂的因材施教,充分的了解每個孩子自身的特性,要采用有針對性的手段,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進而使每個孩子都有操作的欲望,得到全面的綜合發展,比如翻花線,能力強的小朋友可以當小老師 ,先會變降落傘,懂得翻花線的基本技巧,然后兩兩合作,慢慢演變三人合作,四人合作,創編新翻法,最后,是漸進性原則,當孩子們對一種或者幾種材料已經完全的熟悉了之后,并且對這種材料已經提不去繼續游玩的樂趣了之后,老師要及時的進行材料的更新,讓孩子們有源源不斷的材料進行操作和實踐。
四、民間游戲區域化更能發揮幼兒主動性
在對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有許多的民間游戲非常適合幼兒的自身特點,這些民間游戲它們往往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靈活性,進行游玩的形式輕松和多變,很大的一部分還有自己的伴奏音樂,這使得孩子們可以一邊進行玩耍,一邊進行唱歌,使孩子們在歡樂的海洋中任意的遨游,如跳繩,小朋友可以在跳跳繩的過程中在嘴里哼唱著一些兒歌,讓學生們既鍛煉了身體,又在無形之中提升了自己的音樂水平,此外,由于民間游戲往往具有一定的規則,所以和幼兒們在進行玩耍的過程中,可以對玩耍的方式進行自由的選擇,還可以充分的調動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和創新能力,對游玩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游戲中角色的扮演,游戲情節等方面進行協商,使得孩子們可以在玩耍的過程中充分的釋放自己的潛力,使孩子的主體性在進行民間游戲的玩耍和想象的中得到充分的展現。
五、結語
孩子是進行游戲中的主體,在民間游戲和區域活動相結合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孩子們為主的原則,讓孩子們在玩耍的過程中有更多的字跡動腦思考的機會,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是孩子們能夠感受到民間游戲帶給他們的魅力和滿足感。
參考文獻:
[1]辛小勇.試論民間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文化導刊,2014,(10):144-146.
[2]胡旭慧.充滿生命力的民間體育游戲:淺談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3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