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摘要:現代人普遍心理壓力大,中職生同樣如此,在心理壓力的影響下,其人際交往往往容易出現問題,必須要進行適當輔導來緩解心理壓力,本文由此展開分析,探討了中職生人際交往中心理壓力的來源,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夠緩解中職生的心理壓力。
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壓力;人際交往
弗洛伊德說,人伴隨分娩而產生的基本焦慮,只有依靠他人才能得到緩解。馬洛斯也認為人需要歸屬于一定的社會團體,人際交往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中職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出人際關系緊張,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表現為敏感,不善與人交流,根本原因是心理壓力較大。
一、中職生在人際交往的心理壓力來源
首先,從社會層面來講,雖然國家對職業教育非常重視,也在致力于改善職業教育環境。但長久的觀念使職業教育的認可度還不高,而職業教育中的中職的認可度又更低,相關調查中53%的中職生對讀中職不滿意,主要就是社會認同度低,這使得入讀中職的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會被誤解成“問題學生”。在相關調查中只6%的學生認為受到了尊重,而這種缺乏關愛與尊重的環境使其心理壓力過大,表現出沒有信心、自卑、失落等等負面情緒。
其次,現在中職生的家庭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比較復雜,現在中職生的父母是比較特殊的一代人,主要是80年代生人,這一代人生活、工作壓力非常大,可能會疏于對孩子的管理。而且這一代人離婚率也相對較高,家庭環境不和諧導致中職生幸福感弱,容易產生自卑、孤僻、嫉妒等心理問題,也很容易導致其“學壞”。
從學校層面上來講,普遍存在教師抱怨學生不好教、不好管,學生抱怨學校不好、老師不好。現在雖然已經為中職生打通進一步上升的通道,但中職是學生進入職場的第一站并沒有變,但是中職生往往都不夠成熟、適應能力較弱,在學校的生活學習中幸福感就很低。而且從上文的角度來說,中職生本身基礎就不是很好,在學習上的難度很大,沒有合適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學不進去,并使自己產生自卑、無能、無助等心理狀況。
綜合起來看,中職生在人際交往中心理壓力大,往往在交際中容易產生消極判斷,如果不進行有效疏導,會導致人際交往上的障礙,并最終導致心理問題。
二、引導中職生走出交際困境的措施
總體上來說,部分中職學生的人際關系堪憂,這種狀況本質上就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所造成的。而人際關系和諧對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好處,為此,應積極采取措施,針對中職生的人際交往困境做出有效的心理疏導,從而改善中職生人際關系。
(一)培育積極心理
學校應開設心理輔導課程,特別是要開設積極心理學相關課程,讓學生從中學會自我欣賞、快樂學習、職業心理、情商管理、青春期心理等方面的內容,自身對心理問題有正確認識才能有效的去舒緩心理壓力。
同時班級乃至學校應積極開展各種積極向上的活動,如技能比賽、社會團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體育運動會等等,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走出寢室,放下手機,讓學生在活動中交際,在交際中活動,從而體驗快樂。
(二)創建積極場景
很多中職生對中職生活是不夠適應的,為此需要在學校、班級打造積極的場景,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生活、學習環境中交際,舒緩心理壓力。
首先,學校立足法治文化打造安全的生活、學習環境,讓學生有安全感。立足人文關懷,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有一種家的感覺,并逐步形成“家文化”,讓學生在潛意識中把老師、同學當成家人,并且通過各種貼心的宣傳標語,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尊重與關懷,形成有愛的學風。
其次,應構建積極的班級文化,讓學生有歸屬感,讓班級成為學生的另一個家,讓學生自己動手布置班級,提煉班級文化,培養一個都不能少的團隊意識等等。
第三,立足上述提出的文化,構建積極的課堂場景,中職生的心理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此,應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打造和諧課堂,創造條件讓學生交流,并最終學會交流技巧。
(三)激活心理潛能
中職生比較脆弱,關鍵是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礙,這就需要激活學生心理潛能,讓學生有一個積極的心理投入到人際交往當中。為此,需要結合中職生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意志品質。讓學生通過理論學習、技能訓練,獲得成就感,進而產生愉悅感,并最終要解決的是學生的自卑、無能、無助心理。人際交往中怕的實際上是沒有共同語言以及心理弱勢。尤其是心理弱勢最可怕,結合上文來看,中職生心理弱勢,會讓其在交際中產生消極判斷,進而使其在交際即使有話題可講,也講不出來。這可以通過構建互幫互助的學風來解決,讓學生投入到全身心的學習中,實際上是在轉移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順其自然的進行交際。
(四)有效疏導問題
上文提出的措施是在大方向上打造一個讓學生樂于接受的環境,從而進行有效交際,但也要注意疏導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問題與矛盾。如果學生之間出現摩擦和矛盾,作為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詳細的了解事件的原因,主動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解決方法,在傾聽學生講述過程中要公平公正,了解清楚后情況后再做決定。
學生樂于在網絡上暢所欲言,而教師也應重視網絡媒體。為此,可以基于網絡打入學生之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要培養學生獲取、整理以及辯證的看待網絡信息的能力。通過網絡去了解學生的動態,用朋友的身份去輔導學生,尤其是當在網絡上發現學生宣泄式的言論時,則應及時利用社交媒體,如微信,與學生私聊,傳授一些技巧,進而讓學生走出交際困境。
結束語:
中職生的心理壓力來源是多方面的,而這導致中職生心理壓力大,在人際交往中就會由此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使中職生的人際關系緊張,甚至發生激烈的沖突。為此,應采取綜合性的措施來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輔以適當的交際技巧的傳授,進而改變中職生的交際狀況。
參考文獻:
[1]戴麗霞. 中職生人際交往現狀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6):123-124
[2]黃吉彪,湯珺,趙建新. 中職生社交焦慮、社交回避、苦惱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大理學院學報,2015,14(09):87-90
[3]李炎. 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生人際交往的作用[J].職業技術,2016,15(10):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