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坤
摘要:隨著我國各個方面的提高,社會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各個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采用了多種方法。閱讀能力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將學生培養成為時代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措施
語文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而閱讀教學則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要想最大限度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需要積極改變現階段的教學策略,選取恰當有效的教學形式,以促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所提升,這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具有極強的幫助。文章簡要闡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應用的具體情況,謹以此為之后的教學給予理論參考。
一、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關鍵性的教學部分,因而教師必須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從整體角度分析,完善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與鞏固所學知識,通過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組織及詞語的構成,還有習慣用法及規律性,讓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語文教學知識,加深他們對語句的理解,有助于學生能夠理解整篇教學內容。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理解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其閱讀水平的衡量標準。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還能促使學生具有極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文章詞句的理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閱讀質量及水平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因而優化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目標不夠明確。在小學語文當中,閱讀是經常會進行的一種學習活動,但是很多的學生都清楚閱讀不同文章的意義,同時也不清楚閱讀對于語文來講閱讀的具體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會強調閱讀量,布置大量的教學任務,而對于學生來講,作業是一定要完成的,因此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就會逐字逐句地細讀,但是這樣的方法并不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容易造成學生對文章產生理解的偏差。
(二)對閱讀能力的培養缺乏重視。很多的教師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沒有足夠的重視,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多重壓力,大部分的教師都對學生的升學率較為重視。這就造成教師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產生了一定的忽略,這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家長對于學生高成績的期望而造成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閱讀能力并不是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快速提升的能力,需要循序漸進的積累提升。
三、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學會做閱讀筆記。
記筆記的過程是一個由感知轉化為聯想、分析、綜合,再轉化為文字表達的比較復雜的思維過程。學生日積月累,不僅會豐富詞匯量,更會提高了語言表達書面表達能力。學生在閱讀時逐漸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和語文素質。
讀書有時就像是走路,干干凈凈的書上面有著千萬條不同的道路在,每次閱讀,你都會沿著不同的道路行走,看到沿途不一樣的風景。但若是在書上面寫滿了筆記,這些筆記就像是一個個的路牌,指引著你前進的方向,告訴你下一個目標的距離,提醒你讀到這里應該留意的風景。大多數印刷書籍都有頁邊空白,有些書籍還會專門預留些空白。這些空白就是留來寫筆記用的,一旦開始在書上寫筆記,自然就會放慢速度,并且會產生思考和啟迪。
(二)增強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性。
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全面發展,而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很多的教師仍舊無法轉變思想,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認為小學生并不能夠獨立思考,只有在絕對的領導下才能夠讓學生獲取新知,實現教學目標。但這只會產生短期的效應,要為學生長遠考慮,就要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開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每個學生在閱讀文本后,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教師不應該扼殺,只為得到統一的答案。這樣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會影響以后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應該歸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發揮自身課堂建設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三)加強課外閱讀訓練。
課外閱讀訓練也是強化學生閱讀水平的一個有效措施,在這部分的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能夠獨立地完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課內語文閱讀教學的補充,同時也屬于課內知識的延伸,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從而能夠對課內語文教學予以補充,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獲得相對豐富的知識,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能夠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重視語文課外閱讀,提升學生課外閱讀量,需要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分析:第一,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正確選取閱讀文章,引導區分好書與壞書,讓學生能夠多多閱讀積極有益的書籍,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儲存自身的知識,與此同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能夠確定一定范疇的參考書籍,比如地理常識、歷史故事、名人軼事等等。
(四)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研究性學習。
任何一個領域的學習都不應該是生搬硬套的,都應該有學習者自己獨到的領悟和見解。也別是對于語文閱讀而言,它不是一成不變擁有固定結論的內容,所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閱讀中的問題,自己進行探索研究,從而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的產生,都是對學生邏輯思維和知識體系的強化。比如,在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或是小組進行資料搜集,對于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寄托,以及詞匯和結構的使用等,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吸取不同的看法,豐富自身對于閱讀的認知,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升語文學習水平。
四、結語
總體來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優化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閱讀的有效性,讓他們掌握恰當的閱讀形式,同時確保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文章簡要闡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針對教學現狀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教學改進措施,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繼慧.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訓練[A].2015年11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
[2]王嵐.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3]龐鳳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素養[A].2016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