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摘要】在近些年來,我國教育界所研究的熱點之一就是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通常相關教師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能夠對學生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推送教學內容,并可以使教師與學生雙方的互評得以實現,大大提高了相關教學活動的靈活性,而將這一教學模式在我國小學的計算機教學中引用,不但能夠將我國小學計算機教學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所解決,同時在研究相關應用方面也顯得很有必要。
【關鍵詞】小學計算機教學 智慧課堂 應用策略
1 小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1.1 重視力度不夠
在我國一些小學計算機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計算機教學并不夠重視,使得小學計算機教學效果較不理想。另外,一部分小學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計算機教師,教師對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少,也對計算機教學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1.2 教學方式的滯后
小學計算機教學由于不夠重視,計算機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只是要求小學生對有關知識學習和演練,并沒有對新教學方法應用來引導小學生,小學生在這樣的實際狀況下,自然沒有任何興趣學習和演練計算機知識,小學計算機教學效果越來越差。
2 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2.1 課前主動預習
在上課前,小學計算機教師需要利用智慧課堂系統在課前使本節課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在小學生個人終端中傳輸,這樣在個人終端中小學生就能對這節課程的教學重點掌握,并在課下資料中練習和查找,為對這節課程內容掌握好而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此來使自身的計算機學習水平不斷提高。
2.2 創設情境
每一位小學生在實際計算機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個人終端對有關課程內容了解和預習后,教師可以對一個與本課知識點相關的情境進行創建,讓小學生對這節課程的主要任務了解和掌握,進一步利用已掌握的知識來完整此情境,將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避免因為小學生事先知道所要完成的場景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降低了教學效果。
2.3 小組合作交流
在任課教師向小學生對此節課的學習任務布置完后,可引導小學生對這節課程的任務討論,將小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來對這節課程討論和研究,對自身這節課程的學習任務怎樣完成而做一個總體的規劃,并同其他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讓小學生在互相交流和共享下可以總結完成這節課情境任務的方法,這樣在對完成學習任務有著詳細的計劃后,小學生便會按照計劃進行學習,對教學效率的提高較為有利。
2.4 老師加以引導
小學生在初步有完成情境任務的想法形成后,任課教師指導小學生系統、有效地學習就能夠通過自身演示和利用其他教學方式,在小學生對情境任務的步驟正確掌握后,并要求生生之間對自身在完成任務思路的不足之處加以總結,這樣不但能將小學生分析間題的能力提高,也對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有利,最終使用思維導圖對正確完成情境任務的具體方法探索和總結出。
2.5 對錯誤進行糾正
在小學生對正確完成情境任務的方法了解后,有關教師解決具體的情境任務時就能夠讓小學生利用計算機,并相應的指導小學生完成任務中出現的錯誤,保證每位小學生都能夠使教師布置的任務順利、正確地完成。
2.6 增強訓練
在小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任務后,計算機教師還應該對幾個與小學生完成的情境任務相似的任務進行發布,小學生可對個人終端選擇的任何一個任務完成,并在演練時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將這一情境任務完成后,計算機教師還應相應的指導小學生在完成任務有問題的地方,保證他們能夠對剛剛學習的計算機知識熟練應用。
2.7 作業預留
在完成小學生自選情境任務后,就要結束這節課程了,這時候計算機教室應對拓展本堂課所學知識的任務發布,并將其作為小學生的課后作業,讓小學生在課后對這節課學習的知識溫習和鞏固,進而能夠更加熟練的掌握。
2.8 課后溝通
在課后作業完成后,小學生可對個人終端發布自身的作業成果借助,由計算機教師和其他學生對其成果評價,并利用個人終端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共享實現,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是有網絡,小學生就能夠請教教師問題,將使計算機教學質量大大提高。
3 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小學生學習熱情要提升
小學計算機教師一定要具備豐富的電腦知識,并且利用與之相應的教學方式進一步結合機房狀況和教學進度調動起課堂氣氛,將小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只有這樣做,才能豐富計算機課堂,使其更加有趣,小學生才會對小學計算機這門課程更加有興趣,體會到計算機的魅力。這就需要計算機教師不斷創新和豐富教學手段,在此基礎上使自身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讓自身受到小學生喜愛和欣賞。想要將自身教學手段不斷豐富,就需要計算機教師在上課之前充分做好準備,全面理解課本內容,對如何進行這堂課才更加有效果、有價值認真思考和研究。計算機教師要保證每一堂課程都能夠給小學生一種新鮮感,這樣小學生才會對計算機學習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計算機教師可使用教學道具講解小學生如何提高計算機技能,豐富課堂內容,增添課堂魅力。如:在課堂中,以現場融合PPT講解與個人操作的形式,對這堂課的內容分解傳授。還可舉行打字比賽,主要考核標準就是速讀與正確率,從而使小學生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提高。計算機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其實踐性和操作性要求較高,教師需要給小學生更多實際操作的時間,小學生在操作中才能對所學習的知識驗證,對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知識較為有利。對于小學生而言結合小案例和小游戲的教學模式既簡單又有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會,也會使其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不由自主地參與到。
4 結語
總的來說,教師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一定要多給小學生一些操作的機會,及時表揚操作正確的小學生,進一步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好計算機知識的信心,在實際操作中讓他們感受到電腦的巨大魅力,進而對這門課程更加喜愛。
參考文獻:
[1]唐燁偉,龐敬文,鐘紹春,王偉.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154-156.
[2]吳忠良,趙磊.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14,(4):62-64.
[3]李耀寶,閆昊琨.小學計算機教學的具體策略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3,(01):125.
[4]倪靜.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創新[J].高考(綜合版),2015,(12):118.
[5]李青青.淺談提高小學計算機教學質量的對策和措施[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5,(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