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萍
【摘要】近些年來,教育部門對課程進行不斷的改變,課程重點也在不斷被革新。目前,已經把小學階段數學改革的重點放在了小學生數學中生活情境的培養上。小學數學是一門靈活性較強地學科,需要小學生有著極強的數學分析能力,才能做到對數學收放自如。眾所周知,只有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很好地將生活情境法用到實際教學中,才能夠讓小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吸收得更充分。由此可知,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運用。
【關鍵詞】生活情境法;小學數學教學;運用
所謂的生活情境法,本質就是把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以此來降低小學數學的難度,并逐漸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理解、分析以及解決的實際能力。這些能力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可以拓展小學生的思維廣度,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地運用生活情境法來解決數學問題直接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筆者根據長期以來對教育事業的研究,分析了部分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運用,并對其做如下敘述。
一、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此種方法被更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用于教學之中。教師們反映,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至關重要,其深刻的意義在于:1.增強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致;2.強化小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的認識;3.培養小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因此,加強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才是當務之急,也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二、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
1.創設新奇的教學情景,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創設新奇的教學情景,是指在循序漸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講老師進行一些很有趣的問題的引入,從而將學生的思維吸引到主要講的知識點上,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無意中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講授長度單位這節課的內容為例,小學教師們可以在講主要知識點前,對學生進行一個有效的引導。比如,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同學們回憶與爸爸一起到商店買布的情景,在此情景下讓學生們知道所用到的數學知識就是與長度相關的,同時,要讓學生明確米、分米、厘米以及毫米都是長度單位,但在測量不同的物品時所選取的長度單位也是大不相同的。用這種方法可以更容易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更能提高課堂效率。
2.用生活情境法來促進學生的理解
在課前,小學教師要親自去做PPT課程文件,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喜歡看有趣的圖片,所以,數學老師們可以在課程文件中多放置一些趣味性的動態圖片,這便能很好地抓住小學生的眼球。
比如,在講授難以想象的“空間與圖形”這節課時,小學教師在播放PPT的同時,可以放一些安靜一點的曲子。據相關資料顯示,輕音樂可以使學生的大腦無限放松,加快其思考問題的速率。同樣,歡快的曲子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教師在制作該節PPT課程文件的時候,可在PPT中放入大量的多彩的立體物體,如衣柜、籃球、臺燈、水杯、橡皮等與小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這種多媒體教學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對培養其數學核心素養能力有著重大意義。
3.引起小學生對生活情境法的重視
所謂的生活情境法教學,即是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結合生活中與數學密切相關的實際情境,以此來對知識點進行深刻的剖析。
例如,小學教師在講解平均數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出這樣具有趣味意義的問題的方式來引發學生思考:“張小明在期末測試中,語文與外語的平均成績為92分,數學與語文的平均成績是91分,數學與外語的平均成績為93分,那么同學們能不能算出這三科的平均分數呢?”然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計算和討論,接下來進行提問,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適當的獎勵,對答錯的同學進行合理的鼓勵。這種趣味性的數學題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因此,趣味教學的方法有益于小學生數學分析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只有讓小學生領悟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他們才能更用心地去學習。
4.拓展生活情境法的實際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利用課間閑暇的時間,帶領學生做一些與課上學習的知識相關的小游戲,如情景模擬游戲等,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學習過的知識,還能很大程度上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可謂是一舉兩得。
舉個例子,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買學習用具的情景,即是給學生分好小組,讓其分組進行表演,每個小組的每位同學擔當不同的角色,如文具售貨員、消費者、導購員等,對商品進行實際買賣,這就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學過的圓角分等相關知識。拓展生活情境法的實際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讓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被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陳彩霞.新課程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4):77-78.
[2]劉瑞娟.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全面推進小學數學教學進程[J].學周刊,2013(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