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方
[摘 要]節奏是音樂的骨骼,節奏掌握對于音樂學習質量具有很大影響。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初始階段,如果能夠在這一階段強化節奏訓練,則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提升,是培養小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方式。本文中筆者將著重分析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和相應途徑,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節奏訓練;小學;音樂教學;重要性
隨著課改的深化,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也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提升小學音樂教育質量,我們有必要分析和研究能夠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的途徑和方法。本文就主要結合節奏訓練的重要性分析小學音樂教育的實施方法。
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組織開展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組織開展節奏訓練的意義
節奏訓練是音樂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提升音樂教育質量的關鍵手段,因此為保證小學音樂教育質量,我們有必要重視起節奏訓練的重要性,使小學生能夠在節奏訓練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樂的魅力。一方面,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合理組織開展節奏訓練能夠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彰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必然會得到良好的調動。另一方面,合理組織開展節奏訓練能夠輔助學生想象力的激發,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豐富,讓學生在良好的節奏感作用下自由的想象,實現對音樂藝術的良好感知。 此外,節奏訓練也能起到一定的情感教育作用。
(二)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對多種類型的音樂教學活動進行綜合分析能夠發現,合理組織開展節奏訓練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感受到音樂的模擬特征,節奏的輕重緩急可以實現對多種不同聲音的模擬,促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感受到音樂在模擬方面的獨特優勢,進而更好的體悟音樂藝術的魅力。此外,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合理組織節奏訓練活動,也能夠在促進學生知識積累上起到一定作用,小學生能夠逐步掌握幾種簡單常見的音符、休止符的時值等基礎知識,并對拍號的意義和強弱規律等形成初步認識,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豐富。例如在對小學人教版音樂歌曲《搖啊搖》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播放歌曲的錄音,并要求學生結合音樂節奏做出劃船的律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 6/8 的強弱感,并且在后期哼唱過程中也能夠實現對整首歌曲節奏的感悟,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必然會得到顯著的增強??梢姡谛W音樂教學實踐中節奏訓練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意發揮節奏訓練的作用能夠促使節奏訓練在新時期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
二、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合理組織開展節奏訓練的措施
(一)利用節奏訓練培養學生的音樂樂感及表現力
音樂節奏很多時候能夠調動學生的肢體動作,具有良好的樂感的學生能夠在音樂教學隨著音樂節奏進行肢體律動,節奏與肢體相互配合促進演唱的投入度的提升。正如奧爾夫在音樂教育中提出了“節奏第一”的口號,特別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中學生掌握準確的節奏,才能更加深入生動的表達音樂。如在《動物說話》的歌曲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地扮演各種小動物。有的同學扮演鴨子,有的同學扮演牛,有的同學扮演小狗等,要讓同學主動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角色扮演,然后再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與動作等,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且也能夠使其通過聲音以及肢體動作的協調配合促進音樂表現力的提升。
(二)利用節奏訓練促進音樂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融合
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建立起教學活動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則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激發,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提升。音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通過對學生的節奏感的提升,能夠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感知音樂的能力。教師可以嘗試從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完成對音樂的模擬,將節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融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節奏知識形成更為形象的理解和認識,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對生活中的團特殊的聲音場景的模擬,深化節奏訓練的效果。如教師可以借助動物走路的場景將音符形象化的表現出來,引導學生戰馬“嗒嗒嗒”奔跑、模仿小鳥“渣渣渣”等,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模仿在樂器上進行適當的彈奏,讓學生對相關音樂節奏形成更為形象的認識。此外,教師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長短律動模擬生活中的象聲詞,如使用 × ×|× ×|| (咚咚、咚咚)模仿人的心跳聲,使用 × × (嘀嗒)模仿秒針走動的聲音等。
(三)合理應用詩歌朗誦比賽對學生實施節奏訓練
小學音樂教育活動中,想要逐步提升節奏訓練效果,教師就需要轉變出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創新節奏訓練內容,為小學生節奏訓練興趣提升和創新意識激發奠定基礎。借助詩詞朗誦訓練,學生帶有感情的對詩詞進行朗讀,學生對節奏的感受能力和對歌曲的感受能力都能夠有所提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結合詩詞朗誦引導學生掌握節拍,讓學生能夠對詩詞節奏形成更為形象直觀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教師在詩歌朗誦訓練過程中可以選擇王維的《畫》作為朗誦對象,并對詩句的節奏進行分析:
× × . × × × — | × × . × × × |
遠 看 山 有 色, 近 聽 水 無 聲。
春 去 花 還 在, 人 來 鳥 不 驚。
三、結語
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也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但是當前很多小學音樂教師還沒有認識到節奏訓練的重要意義,并且沒有合理掌握應用節奏訓練方式的途徑,導致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效果不佳,因此我們就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需求繼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奕萍.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小學 ,2014,(01):42.
[2]鐘晨.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探索與思考[J].文科愛好者 (教育教學版),2013,(07):135.
[3]趙戈非,陳萃萃.淺析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J].戲劇之家 ,2013,(07):157-158..
[4]許櫻.節奏訓練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 ,2016,(24):4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