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出現了極大差異,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落實是對傳統教學的一次顛覆性改革。但想要在新時代下獲得教學的不斷發展,落實新課程理念是必經的途徑,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就對新課程指導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開展了論述,希望能夠有助于我國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指的是學生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加多樣化的能力。這一目標是難以在陳舊的教學方法下達成的,還需要學生進一步參與教學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以自主、合作為主要的學習模式,獲得數學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師與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互換是新課程中提出的最具顛覆性的理念之一,徹底打破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改變了我國長久以來沿用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體現需要教師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重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課堂上,教師可以把控整體的教學進度,但具體的教學過程、問題的生成和探究的過程還需要學生來自主完成。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絕對自由和開放的空間,給他們創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的問題,點撥他們的思路。最常用于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有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可用于一些具有爭議性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切不可直接總結結果,告知學生,將探究式的學習變為記憶型學習。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
創設生活情境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知識,用數學化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問題。這一教學模式也是新課程施行過程中被廣泛應用的。其對于增強學生的數學認知,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和學習效率都體現出了明顯的效果。光是數學教材中有關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已經有許多,教師還可自主創新,結合知識點,將各類社會問題與數學知識相聯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要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如環境問題、治理垃圾問題、旅游問題等等)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
比如我在“異面直線”概念的教學中,先讓學生在長方體模型和圖形中找出兩條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線,告訴學生像這樣的兩條直線就叫做異面直線,接著提出“什么是異面直線”的問題,讓學生相互討論、嘗試敘述,經過反復修改補充后,得出簡明、準確、嚴謹的定義:“我們把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上的兩條直線叫做異面直線?!痹诖嘶A上,再讓學生找出教室或長方體中的異面直線,最后以平面作襯托畫出異面直線的圖形。學生經過以上過程對異面直線的概念有了明確的認識,同時也經歷了概念發生發展過程的體驗。
三、使理論知識形象化
高中數學知識抽象化、概念化等這些特點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立足于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聯系學生的實際,把數學知識具體化、通俗化,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創設一些情節,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數學學習的價值。例如在學習簡單隨機抽樣中,我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理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隨機抽樣的方法和步驟,我舉例買西瓜時,為了判斷西瓜熟了沒有,可在西瓜上挖出一小塊嘗嘗;做一鍋湯,要品嘗湯的味道,先將鍋中的湯攪拌均勻,然后取一小勺來品嘗。一小塊西瓜、一小勺湯,常能表明整個西瓜、一鍋湯的味道怎樣,與此類似,為了了解政府部門、工廠、學校、商店等某個整體的特征,我們可以怎么辦呢?在隨后的教學中,學生理解了隨機抽樣的方法和步驟后,我出了這道題:為了了解本年級的1000名學生的學習成績,從中抽取容量為50的樣本,采用哪種抽樣方法比較恰當?簡述過程。這道題的抽樣過程如下:第一步,隨機地將本年級的1000名學生編號為1,2,3,4,……,1000。第二步,將總體按編號順序均分為50個部分,每部分包括20個個體。第三步,在第一部分的個體編號1,2,3,……,20中,利用簡單的隨機抽樣抽取一個號碼,如18。第四步,將編號為18,38,58,……,978,998的個體抽出,組成樣本。
四、善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書本上的數學知識由抽象變形象,由難變易,由靜態變動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學生對于這些抽象的立體圖形較難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畫在紙上除正面外,其他幾個面看上去并不像是標準圖形,而運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使其他幾個面也能變成標準圖形,學生就會容易了解長方體各個面的特點和棱、頂點的特點,通過分割、移動、閃爍、旋轉,把特點一一提示后,使長方體的特征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學生印象深刻,在計算長方體表面積、體積等實際問題碰到困難時,腦中就會浮現出屏幕上長方體出現時的情景,從而使問題化難為易。同時,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45分鐘的內容在35分鐘中就加以解決。也可以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深講所舉例子,提高授課效率。
五、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縱深發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了一個戰略性問題,為此教師必須要通過教學反思,積極地轉變教育理念,潛心鉆研,勇于探索,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同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創設有利于數學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教學環境,著力探究開展有效數學活動的途徑和辦法,把課堂教學有效性改革引向深入。
參考文獻:
[1]安成吉,安東日.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5(5).
[2]繆洪榮.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2).
[3]王保軍.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12).
[4]顧曉會.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學周刊,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