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以
[摘 要]民族地區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一直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強化學校管理至關重要。但就目前來看,我國民族地區大多是寄宿制學校,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成為了民族地區學生成長的主要場所和精神家園,無疑增加了學校管理的難度。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地方,要想對這些長期生活在學校的學生進行科學管理,讓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管理者就必須立足實際,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開展學校管理工作。
[關鍵詞]民族地區 ; 學校管理; 策略研究
一、民族地區學校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就當前民族地區學校管理工作來看,學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學校管理的重心依然是學生的學習,重點強調學生學習方面的管理,安全不出亂子的意識和思想致上,對學生的生活、思想等方面還不夠重視或者無暇顧及。學校管理缺乏人性化,當學生在校發生什么事情時,動不動就是通報批評,從而容易引起學生反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2.缺少人文關懷
民族地區學校管理難度大,在管理的過程中一味地強調紀律,要求學生按時、按量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按照學校規章制度進行學習。這種管理的主觀性色彩比較濃厚,生硬冷漠,缺乏人文關懷,會導致原本缺少關愛的學生更加自卑,得不到快樂和關心。
3.管理手段落后
在21世紀,信息技術得到快速發展,也逐漸走進大學教育,成為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從目前來看,民族地區的學校管理依然在采用傳統的管理手段,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進行教學管理,通過各種教育評定的方式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等級劃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生能學到的知識十分有限,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高。
4.管理中缺乏有效溝通
管理是保證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關鍵。從目前學校管理工作來看,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負責傳授知識,不重視學生的掌握情況,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導致教師并不了解自己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去不去上課都顯得可有可無,從而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提高民族地區學校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1.革新學校管理理念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族地區,受經濟條件制約,學校管理難度較大,而要想提高學校管理的有效性,學校領導就必須革新管理理念,要重視學校的管理工作,要全面抓好學校管理工作。針對教學,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由片面地追求升學率向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轉變,抓好教育教學質量工作;針對學生,要樹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要關愛學生、愛護學生,為其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同時,作為校長,要不斷學習,使自己的思維、見識緊隨時代步伐,要摒棄那些舊觀念、舊思想,要結合國內外高校先進的教學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符合本校、教師以及學生三者共同發展的教學管理模式,從而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2.加強德育,形成良好的校園環境
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而要想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學校就必須加強德育。首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針對學校老師,學校幫助教師樹立新世紀“奉獻、求真、創新”的新理念,強化教師職業素質教育,使教師意識到自身的職責所在,促使其主動投身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充分發揮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積極作用,讓教師關愛學生、關心學生,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健康發展。其次,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要經常開展“勤學、守紀、衛生、禮貌”等活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學校要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3.加強學校安全管理
在民族地區學校管理中,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做好安全管理至關重要。校長應當將安全工作視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中,將安全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負責,將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檢查,把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里,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
4.創新管理制度
在民族地區的學校管理中,制度是學校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依據,而要想提高學校管理的有效性,學校就必須結合實際,加快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學校要完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立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其次,學校要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全面落實教學工作相關責任,沒有意義的事堅決不做,對學校教育有利的事,一旦落實,要堅決執行,并爭取做到最好。再次,學校要完善內部治理機制,依法辦學、按照規章制度開展管理,從而形成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另外,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提高學校管理的人性化,從而更好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最后,為了更好地提高學校管理的有效性,學校也必須完善獎懲制度,有功就獎,有過就罰,獎懲分明,進而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5.加強管理隊伍建設
首先,要重視管理隊伍成員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管理能力培養,讓他們在工作中得到鍛煉,不斷提升他們的職業素質和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為學校管理工作服務。其次,要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和黨員教師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求每一個黨員、教師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學校管理中本著人性化的理念去管理學生,讓學生得到關愛。
6.加強自我修煉
首先,作為學校管理者,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質和人格魅力,以實際行動來促進學校管理工作高效開展。其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要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進行不斷反思和總結,找出學校當前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給予解決策略,進而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7.加強教師管理
在民族地區學校管理中,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人,提高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是搞好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作為教師,要認識到自身的職責所在,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生活,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生活上多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被關心、關愛,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民族地區學校管理工作難度大,需要校長投入較多的精力和時間。學校管理工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學校自身的發展,同時也關系到學生的成長。當前,民族地區的學生上的都是寄宿學校,學生的生活、學習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而要想引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學校就必須全面抓好管理工作,要加強師生管理,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強化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促進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