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星
【摘 要】數學是我們從踏入小學以來一直都在學習的科目,它最能體現一個人能力,從小學到高中絕大多數同學對它有愛也有恨,也花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最終取得成功的幾率卻并不高。大部分小學和初中數學成績理想的拔尖人才,在進入高中階段以后,數學成績卻明顯下降。每當了解學生有意愿學習數學知識,但始終無法提高學生成績而害怕遇到高中數學教師的時候,我心里覺得挺不是滋味,當然發生這樣情況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我僅從學生的學習方面談談如下。
【關鍵詞】高中生;高中數學;學習策略
一、學生高中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闡釋
我做了多年的高中教師,教了多屆畢業生,面對眾多初中學習時的佼佼者變為高中學習時的失意人,我對他們的學習狀態進行了跟蹤調查,對比研究,得出成績不如意的原因有下面這些。
(一)學習的主動性不夠
受到初中學習習慣的影響,認為靠記、靠背就可以學好數學,并且學習上過分的依賴老師。所以上高中時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規劃,只是在課堂等待教師傳授。而且在課前并不及時預習,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要講的內容了解不到位,而是上課只會記筆記,沒有理解老師講的思想方法,課后也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得作業,所以也就沒有真正掌握所學內容。
(二)輕視基礎
很多以前初中學習好一點的學生,并沒有正確認識到基礎知識、技能以及方法的重要作用,認為自己已經了解解題的步驟,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不會演算書寫,致使考試時運算速度慢,運算準確率低。但對難題、怪題情有獨鐘,缺乏基礎的東西去研究難題、怪題,導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收效甚微,慢慢地就對數學失去了興趣。
(三)進一步學習的條件缺失
在高中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要求遠遠高于初中數學。其中,高中數學知識深度與廣度顯著,都是初中知識質的飛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一定要全面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而為后期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而高中數學中的絕大部分知識點內容難度高,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要求也相對較高。特別是有關函數的值域問題,立體幾何中與球有關的運算問題,圓錐曲線中與離心率有關的問題,排列與組合問題,含有參變量的不等式問題等。有的內容與初中教材脫節,所以不做好初中和高中內容的銜接,當老師在補這部分內容時,很多同學自以為是,認為啰嗦,花費他們的時間,不認真領會,當用的時候他們又聯系不上,所以一步一步的就對數學有恐懼感了。
二、學生從容面對高中數學的有效策略
學生對學數學不能光有雄心壯志,還要“會學”,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針對以上問題與狀況,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我總結了幾點改進的措施,以供參考。
(一)改進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科學合理地制定學習計劃,并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堂學習中要專心聽講,并在課后及時復習,以保證可以獨立完成布置的作業、做到章節小結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之所在。
第一,合理地制定學習計劃能夠使學生學習的目的更加明確,并且合理地分配學習的時間,保證有條不紊地開展學習,鞏固個人的學習基礎,而這同樣也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克服學習困難的動力所在。但需要注意的是,計劃的制定要長遠,同樣具備短期的安排,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能放棄。
第二,在上課之前需要及時預習,保證了解并掌握所需學習的知識與內容,進而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通過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培養,并且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做到學生學習的主導地位。但要注意的是,預習一定要具有實效性,盡量在課前大致了解并弄懂教材的知識內容,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要重點聽教師的授課思路和預習中沒有弄懂的地方,爭取在課堂上把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全部搞定。
第三,上課是學生們解惑的主要環節,學生們通過課前預習,知道這節的困惑所在,知道什么地方要詳記,什么地方一筆帶過,做到心中有底,這時他們就可以通過老師的講解,達到解決自己迷惑的目的。
第四,課后及時復習是鞏固已有知識的重要環節,學生在深入研究學習的數學知識時,綜合考慮知識點對多方面的資料進行查閱,進而加強其對于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深入了解,不斷加深記憶,以保證有效地聯系新知識和舊知識。在對比和分析的基礎上,在筆記中整理復習的成果,確保更深入地掌握所學習的新知識。
第五,學生應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充分利用已經學習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最終對實際問題進行解答。這種方式也是強化理解新知識的主要路徑,能夠更熟練地掌握新的技能?;诖?,學生的意志與毅力得到鍛煉,并在訓練的過程中保證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掌握變為熟練。
第六,章節小結需要學生歸納與總結,以保證對數學知識予以系統化地掌握,形成發展認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章節小結應將以上方法作為重要基礎,并且以教材為核心,通過課堂筆記與資料信息,在分析、綜合、類比、概括的基礎上,揭示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這樣一來,才能夠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融匯貫通,通過定期的多層次總結,使學生能夠更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二)做到腳踏實地,不要操之過急
學生受到年齡、閱歷等限制,很多高中學生學習數學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快,幾天就想學完一本書,結果書看完了,腦海里卻一片空白,還有很多學生在獲得成績的情況下驕傲,而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喪失信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存在諸多情況,所以數學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正確認知數學學習的特點,是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鞏固舊知識,對新的知識予以發現,是積累的過程,不是三兩天就可以完成的,這就是高中要讀三年的原因。能夠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他們的高中生活一定是坐得住的,因為他們要想在高考中取勝,必須要把所以的知識用活,才能在短短的考試時間里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綜合考慮學科特點并探尋最佳學習方式
數學學科具有綜合性特征,數學學科的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很抽象不具體、要求學生要有嚴密邏輯推理能力,還要有善于觀察且能夠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習數學一定要有科學的方法,光看書不做題的話,考試時你將不知如何下筆,所以就算是很容易的題目你都要親自算,這樣才能提高你的運算能力,光做題不總結積累同樣不得,因為沒有積累你不會有提高,就永遠達不到優秀。當然每個人自身的特點不同,所以學習數學的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
(四)教師要在學生的學習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高中數學的內容難度大,要用到的知識點多,各個知識點的跨度也大,所以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在指導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學生感覺非常抽象的知識,應該反復耐心解釋,采用舉例加訓練模式幫助學生理解,也可以利用專題講座的模式來解決。特別要抓住學生出錯的典型事例來與大家一起研究,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結束語
總之,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你要有學好高中數學的目標,還要有學習高中數學的興趣,最主要的是你要有學習高中數學的方法,按照適合你的科學方法,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學好高中數學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參考文獻】
[1]王光明,廖晶,黃倩等.高中生數學學習策略調查問卷的編制[J].數學教育學報,2015.24(5):25-36
[2]程慧.錯題本在高中數學解題反思性學習策略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5(7):25-27
[3]王鋒.高中數學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的實施策略[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