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對建筑電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全面。在當今的智能化建筑中,建筑電氣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會識讀建筑電氣圖紙對于建筑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項必備技能,鑒于建筑管理專業學生對電工知識的零掌握,并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改革的需要,本文從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方法及手段、成績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建筑電氣識圖”項目式教學研究。
關鍵詞:建筑電氣識圖;項目式教學;教學創新
建筑電氣工程在電氣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涉及土建、暖通、設備、管道、裝飾和空調制冷等專業。從技術角度上講,要求高而且難度大。同時,建筑電氣在建筑物中更占據顯赫位置。但是,往往由于對圖樣的誤讀或疏忽,導致安裝上的失誤,致使建筑物的電氣功能不能完美實現,更有甚者,則是因為一點很小的錯誤導致了很大的功能上的損害。因此,讀懂圖,理解設計意圖,熟悉建筑物的各種電氣功能,對建筑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鑒于該專業的學生對電工知識的掌握度為零,并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改革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課程進行了教學創新。
一、 教學內容的選取
“建筑電氣識圖”是我院建筑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其目的在于使該專業學生掌握基本的電工知識,在工作崗位上能夠讀懂建筑電氣工程相關圖紙。經過課程團隊教師的研究和專業帶頭人反饋的信息,最終確定該課程電工內容包括直流電路、磁與電磁、交流電路、常用高壓電氣設備、常用低壓電氣設備、三相異步電動機、電工儀表的使用、安全用電等幾個部分。
二、 教學內容的設計
以行業和崗位需求為導向,工作過程系統化進行課程開發。將“工作”和“學習”兩個不同事物融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以滿足崗位工作所需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為講授內容,以典型的建筑管理專業崗位上識讀的圖紙為項目主線整合學習內容,將知識點進行項目化傳授。具體的六個項目的具體內容如下:1. 變配電工程圖的識讀。
2. 動力及照明施工圖的識讀。
3. 送電線路工程圖的識讀。
4. 防雷接地工程圖的識讀。
5. 電氣設備控制電路圖的識讀。
6. 弱點工程圖的識讀。
建筑電氣識圖課程內容設計如表所示。
三、 教學的實施
1. 基于工作過程組織教學。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等步驟完成學習工作任務。
2. 突出高職特色、工學結合選擇教材。按照“講義為先導”“試用+改進”“正式出版教材”的步驟建設適合本課程教學的教材。
3. 建立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文件的積累、相關參考資料的積累、題庫資源的積累、學生作品的積累。
四、 教學模式和方法設計
1. 在教學過程中,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設計。
2. 教學方法多樣。
(1)興趣教學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學欲望,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故在不同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可采用通過多媒體等手段讓學生們產生濃厚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激情。
(2)項目教學法。即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完成某個項目的教學活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的主動參與,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3)提問法。如根據課程特點,設計了一系列問題,來引導和啟發學生掌握課程內容的結構和重點、難點。
五、 考核與評價
該課程的考核不再采用傳統的平時成績加期中、期末試卷的方式進行。采用“能力考核(70分)+知識點考核(30分)”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知識點考核(30分)”從試卷庫組題進行考核,在課程每個學習項目結束后進行,共分為6個學習項目,采取分層考核的方式。能力考核(70分)采取“任務實施過程考評(25分-40分)+日常評價(20分)+學習匯報(10分)”的考核方式。
在“建筑電氣識圖”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把崗位上所需的電工知識融合于項目中,目的是要將教、學、做融為一體,將教學過程融于工作工程當中。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改革,極大的吸引同學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需更加努力,積累教學措施和改革經驗,充分發揮該課程的有利作用,最終實現學生的職業技能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少杰,裴玖玲,劉建萍.基于項目教學的“電工技能”選修課教學改革探索[J].求職導刊,2016(6).
[2]黃學先.高職高專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青春歲月,2015(10).
[3]楊明,李文進.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電力系統穩態分析”項目式教學設計[J].中國電力教育,2012(5).
作者簡介:楊明,湖南省長沙市,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