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學的新課程標準也正在實施過程中,所以對各種教學行為下的教學有效性進行研究也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英語作為高中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不管是對學生的語言學習,還是對學生的升學考試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使得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必須立足于當下英語教學的現狀,探討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行為;教學有效性;教學措施
一、 引言
教學行為不管是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不僅能夠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更是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對自身的教學行為給予足夠的重視,不斷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從而切實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 注重英語教師素質的提升
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和知識結構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關鍵性的,是教學有效性的保證。所以,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一個
前提就是促進教師知識結構、教學技能的提升。教師的能力和素養主要體現在本體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這三個方面,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本體性的知識主要是英語教師對英語學科是否有一個扎實的知識儲備和知識功底,這個是完成英語教學任務、實現英語教學目標的基本條件;而實踐性的知識則是指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能夠從教學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出教學的經驗,并且能夠將其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去,這關乎教師的學習能力和進取心;所謂的條件性知識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行為、學習效果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評價,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要能夠時刻保持著學習的狀態,與時俱進,及時地了解和學習學科的最新動態和研究成果,從而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但是,現在大部分的英語教師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所以常常忽視了自我學習的重要性,導致自身的英語教學存在固化的情況。因此,作為學校,需要定期組織英語教師進行學習,鼓勵教師去校外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教學會議,積極地吸收其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
三、 重視英語教學過程的設計
高中英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應試能力,而且也希望通過英語學習,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技能。因此,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這樣才能夠確保整個課堂教學能夠有序高效地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對象是高中生,叛逆、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是學習能力比較弱。因此,教師在英語備課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納入課堂教學中去,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還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The Olympic Games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就發現學生對basketball、football、tennis等這些球類興趣比較濃,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插入一些介紹這些球類的視頻或者是相關的英文的報道,在上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一起來觀看和分析,這樣學生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更加的積極和配合,使得對英語的學習也會更加靈活。同時,在課程教學設計上,教師也可以進行精心設計,讓英語學習更加豐富多彩。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大都都是按照單詞教學、課文講解、習題訓練這樣的流程來進行,使得英語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學生不僅不感興趣,甚至會對英語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對教學的過程進行一個重新的設計,比如在課程導入方面多花一點心思,多設計一些課堂互動,這樣能夠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這樣教學的有效性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升。
四、 創新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
高中英語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一直不盡人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學方式的落后,使得英語教學課堂缺乏新意,大大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基于教學行為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教師要能夠不斷地創新和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激發英語課堂教學的活力。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敢于開口表達、敢于運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就要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引導學生去不斷嘗試,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切實鞏固他們的英語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學習Music這一單元時,教師在講解完了主要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I like pop music.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classic,electric,country and blue。Among all these,pop music is my favorite。And you?”這樣的形式進行對話。在這樣的一個教學氛圍當中,能夠消除學生的拘束感和緊張感,從而使學生敢于大膽地表達,積極地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這樣能夠極大地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教學行為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能夠深刻地認識到教師的重要性,不僅僅是教師的知識水平、道德素養,而且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都會對英語教學的效果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要能夠立足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尋找解決的措施,使得英語教學能夠有序高效地開展。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完善過程其實也就是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持續不斷地努力和與時俱進的努力,需要教師的足夠重視和堅持,從而切實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蒙琴.基于教學行為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8(21):114.
[2]李林超.高中英語課堂呈現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初探[J].新課程(下),2014(10):7.
作者簡介:陳輝煌,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