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 任曉莉
摘要: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需要高中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的改進。高中美術教學活動的開設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藝術修養與審美能力,同時還能夠發揮智育、德育的育人能力,從而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然而,在當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由于種種因素,促使高中美術教學質量不高。因此,本文著重分析高中美術教育對提升高中生審美能力的影響,并提出高中美術教學中提升高中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策略研究;審美能力;高中美術教育
一、 高中美術教育對提升高中生審美能力的影響
(一) 增強高中生鑒賞能力
在繪畫藝術家眼里一切事物都是美的化身,繪畫藝術家運用他們充滿智慧的眼睛,注視到事物的根源,通過他們的想象能力看到事物的本身與內涵。繪畫藝術家能夠掌握事物的真,其繪畫作品大都是想象與觀察的結晶,而高中美術教育也是如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能夠訓練高中生感受事物形式美的眼睛,提升高中生對事物的鑒賞能力,能夠改變高中生視覺的態度,使高中生能夠在繁亂的景物中發現美、找到美,從而能夠以一種審美眼觀去看待事物,使一些人們不留意的美景,在高中生面前變得更加迷人。
(二) 提升高中生觀察能力
在繪畫過程中,高中生觀察能力是繪畫創作的前提條件,能夠為高中生積累較多的美術素材。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要想提升高中生美術觀察能力,應該讓高中生用心去體會、感受繪畫作品,把握繪畫對象的內在神韻,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繪畫過程中,只有高中生用心去體會與感受繪畫作品,才能夠提升學生觀察能力,使高中生能夠繪畫出生動的美術作品。
二、 高中美術教育中提升高中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 創新教學模式與理念
在以往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單一的授課模式為高中生授課,忽視了高中生學習主體地位,很少讓高中生表達自身對美術作品的見解與看法,忽視高中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從而使高中生學習美術課程的興趣不高。這樣的教學模式消減了高中生的主人翁地位,使高中生對美術教育存在一定的依賴性。例如,在欣賞美術作品中,高中生從來都不會主動分析作品,都是以教師對美術作品的總結為基礎,來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甚至一些高中生都不知道作品的內在含義。然而,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是師生互動與交流的過程,教師應該以高中生的個性發展為導向,引領高中生去認知、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發揮高中生的想象能力,使高中生在此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感悟,使高中生在感悟美術作品中積累繪畫經驗,從而培養高中生繪畫審美能力。例如,在上作品欣賞課時,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授課模式與理念,不應該急于為高中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內容,以及告知教師對作品的看法,應該以美術作品為導向,讓高中生闡述一些對作品的意見,給予高中生充足的教學時間,引導高中生根據自身的生活閱歷進行討論,提高高中生對作品的欣賞能力,使高中生在作品欣賞中不斷積累經驗,從而提高高中生繪畫水平。
(二) 創設審美教學情境
在以往的高中課堂教學中,因美術教學資源的限制,教師在為高中生開展美術欣賞活動時,都是運用書本教材進行的,對美術理論知識的講解也是停留在書本教材中。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高中生的美術視野,由于單一的授課美術,使高中生對美術教學不感興趣,從而耽誤了高中生美術審美能力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教育領域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并且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在高中教育領域中也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效。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為高中生授課,將美術作品以生動化的形式呈現到高中生面前,將信息技術與美術作品融合在一起,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改變以往知識局限于書本教材中,從而提升高中生美術審美能力。運用信息技術能夠進行作品欣賞、書法示范、知識講解,通過視頻、音頻將美術知識與美術作品變得形象化,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使高中生快速融入教學活動中,從而使高中生在藝術作品地熏陶下提升高中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輝煌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提前整合知識內容,運用網絡資源擴展美術教學資源,將相關的美術資源,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呈現到高中生面前,為高中生創設一個審美教學環境,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為高中生呈現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拓展高中生的視野,改變以往知識局限于書本教材美術,從而提升高中生的審美能力。
(三) 拓展高中生藝術事業
新課改理念要求,基礎教育應該積極弘揚我國的優秀文化,培養高中生愛國情懷,使高中生學到的知識能夠更好地回報家鄉。我國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發展中,高中生家鄉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知識內容,為高中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組織高中生到當地風景區、名勝古跡去參觀,補充書本教材,培養高中生審美能力,讓高中生帶好自己的繪畫工具,通過高中生對家鄉景觀的欣賞,高中生必定有所感悟,讓高中生隨機將自身的感悟與家鄉景色相結合,運用畫筆繪畫出來,提升高中生審美能力,從而使高中生繪畫出獨具特色的繪畫作品。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高中生對事物的審美能力,能夠改變高中生視覺的態度,使高中生能夠在繁亂的景物中發現美、找到美,從而能夠以一種審美眼光去看待事物。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改變以往授課模式與理念,以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為教學導向,從而提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玲.創設教學情境增強審美體驗提升鑒賞能力——以高中美術鑒賞課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9):113-114.
[2]阮華旭.培養觀察能力是開啟高中生審美的鑰匙——漫談高中美術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13):159-160.
作者簡介:周振,任曉莉,北京市,北京市延慶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