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溢艷
摘 要: 為了持續推進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各大職業院校必須對原有的教育目標及教育模式進行深化改革。在這種情形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建設為職業院校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本文對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建設的意義和作用、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中面臨的困境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模式等進行了探索分析。
關鍵詞: 產教融合 實訓基地 運行機制
國務院所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指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备鞔舐殬I院校必須對原有的教育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努力探索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模式開展教學。在這種教學理念下,產教融合型的實訓基地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與平臺之一?;诖?,本文將對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的建設運行機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產教融合的內涵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與升級。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人才方面已經轉向應用型、技術型和創新型人才需求。同時,我國自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已經提出了要加快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從而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全方位發展的教育理念。為了能夠盡快構建現代化的職業教育體系,必須對職業院校的教育方式進行深化改革,持續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等方式以實現這一目標。
產教融合主要指充分結合每個地方實際的經濟發展要求,對中等及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嚴格遵循社會產業的需求對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和教學綱要等進行調整,從而將產業實踐教學與學校的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在現代職業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實現學校與企業兩者完美融合的狀態。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學校將轉化為一個產業性的經營管理實體,其可以承擔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多項職能,為我國產業的持續發展貢獻出一分力量。
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的意義和作用
(一)對于學校提高其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起到積極的影響。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其職業教育的特性。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其嚴格遵循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教育目標。所以,在課程設置過程中,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和職業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等相吻合,保持良好的銜接性。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并且借助企業真實的職業環境、實際的生產任務等作為標準,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從而搭建起集教育、學習、研究及生產于一體的綜合性的校內實訓基地,努力實現職業教學和實訓基地與企業相融合的教學目標。
(二)對于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起到積極的影響。
高職院校想要獲得長遠、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等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其必然要經歷的途徑和道路。因此,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的建設將會對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起到積極的作用和影響。建設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理論上,要有真正的企業參與到該實訓基地建設中,從而為實訓基地的生產性和職業環境等提供有力的支撐與保障。企業和學??梢詮钠髽I的員工擔任實踐教師、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設置科學合理的專業、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培養人才、產品的研發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雙贏發展的局面。
(三)有利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質量的專兼相結合的師資力量。
在推進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充分引用企業內部一批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工程人員是重要的環節之一。這部分工程技術人員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優秀的實踐能力水平。讓這部分具有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學生的實踐教學導師,將會對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的有效提升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學校專業教師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載體與平臺,對于教師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研究、實踐等起到了積極的影響,有利于為學校打造一支具有較高業務能力水平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從而提高職業院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實現職業院校長久、健康地發展。
三、當前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中面臨的困境分析
當前,在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過程中面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例如基礎薄弱、資金和人力投入相對不足、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具體情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合作意向不高,積極性不夠。
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構建需要學校和企業兩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且兩者需要不斷磨合才能夠達到默契。但是,在行業內部,部分基礎相對薄弱的專業在獲得行業的認可度方面較為困難,這將給推進實訓基地的建設帶來較大的難度。大部分情況下,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儀式往往流于表面,表面盛大隆重,但是推行起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由學校和企業共同聯合辦學,如果企業無法從中獲得一定的利益,企業就會處于被動的狀態且反應較為冷淡。
(二)教師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部分冷門專業的教師一般都是從學校畢業后就從事教學工作,缺乏相關專業的實踐經驗,相對于其他熱門或者優勢專業的教師而言,導致其參加相關師資進修培訓的機會較少,教師會更加習慣于課堂理論教學,片面認為理論課是最關鍵的,忽略或者不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缺乏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實訓教材缺乏,實訓內容較為單一。
一方面,當前,在實訓教學方面普遍存在教材空缺的狀態,大部分教材仍然沿用以往基于工作傳統過程的項目教學法,這種教材與當前實踐教學存在較大差異。另一方面,實訓的內容普遍存在枯燥、單一的情況。部分企業在實訓的時候不按照合作協議約定的實訓內容進行教學,學生的實訓內容枯燥乏味,真正專業技能培訓的機會較少。
四、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建設及運行機制的研究
(一)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模式分析。
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的模式主要包括校辦企業、引企入校、廠中建校及職教集團等四種模式。
校辦企業模式主要指學校充分利用學校的機器設備、師資力量等條件自主辦企業。職業院校通過校辦企業的模式,一方面為學生的實訓教學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對外承包生產任務等,獲得的效益可以用于科學研究等活動,從而實現教學、生產經營和科學研究融三者于一體的教學基地。但是,該模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需要豐富的管理經驗、大量的機器設備和資金的投入等,并且高職院校還需要獨自承擔生產經營面臨的風險和問題,所以,校辦企業的難度相對來說較大。
引企入校的模式主要是指通過學校與行業內的知名企業等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建設校內實訓基地。一般情況下的分工方案是,學校提供場地并建造廠房、提供水電等基礎設施,企業則負責設備的采購及后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學校和企業共同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其實本質上是屬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一種深度合作模式。通過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在產品開發、人才需求、崗位培訓、實習培訓和就業推薦等方面達成合作協議。
廠中建校的模式主要是指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將企業轉化為學校的校外實訓基地?,F階段,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整個體系中,這種校外實訓基地是最重要的組成內容,它可以被認為是校內實訓基地的補充和延伸。換言之,校外實訓基地是依托企業建設的,并且學生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可以享受企業員工同等的待遇,具有生產和培訓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掌握專業技能,培養職業道德素質。
職教集團模式主要指以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門發起并引導,同一個產業或者相同區域內的各大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建設產教融合式的實訓基地。這種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共同辦學,且同一區域內相同類型的學??梢詫崿F共同進步。
(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模式的相同點分析。
上述四種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模式在教學目標、功能、項目設置及教學管理及評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第一,教學目標方面,四種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模式均是為了培養高端技能且具有較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最明顯的特點是其具有非常鮮明的教育目標,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和職業性。四種實訓基地的教學目標相同,旨在幫助學生培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與實際工作緊密相結合,突出高職院校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第二,實訓基地的功能相同。四種實訓基地的主要功能均是為學生提供實踐培訓及實現生產經營活動。第三,實訓項目和內容的設置相同。由于四種實訓基地模式均是為了實現實踐和生產的功能,因此在項目設置上均是將真實的生產崗位作為實訓的項目。學生通過真實的生產過程,真正提高其職業技能,提高職業素養。
(三)四種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不同之處。
顯然四種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模式肯定有著不同之處,其具體體現在主導權、管理模式、基地規模和適應范圍等方面。第一,主導權方面。校辦企業模式,學校占據絕對的主導權,反之,廠中建校模式則企業有著主導權;職教集團模式則是由多家企業和多家職業院校共同聯合起來辦學的,在此過程中,政府起著牽頭和指引的作用,所以政府占據著主導權。第二,管理方面。校辦企業模式下的實訓基地學校具有完全自主的管理權。校企共建模式下的實訓基地管理由學校和企業聯合進行管理,但是大部分以學校管理為主;廠中建校模式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管理的,但是這種模式下卻以企業的管理為主;職教集團模式下的實訓基地由政府或者相關部門、企業和學校共同實行管理,但是以學校管理為主。第三,基地規模方面。校辦企業模式下的實訓基地是由學校完全進行投資生產的,由于受到資金及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規模較??;引企入校模式下的實訓基地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投資建立的,雖然其生產設備與企業的完全相同,但是規模相對來說不是很大;廠中校模式下的實訓基地跟真實的企業并無區別,因此規模較大;職教集團模式下的實訓基地由于參與建設的企業和學校較多,并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資金和人力相對較為充足,因此一般情況下規模較大。第四,適應范圍方面。由于校辦企業的實訓基地一般是為了學校幾個技術力量較為雄厚的專業而建的,因此其適應范圍較為狹窄;引企入校的實訓基地實際上只是一條生產線或者一個車間,因此適應范圍只能是針對一個專業;廠中校模式下的實訓基地由于可以選擇的企業類型并無約束,可以為職業院校的所有專業服務,因此適應面較為廣闊;職教集團模式下的實訓基地由于是多個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多個學校和企業之間可以建立優勢互補的關系,能夠覆蓋到大部分的專業群。
(四)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的總體思路。
學??梢愿鶕约旱膶嶋H情況,選擇合適的實訓基地模式。一方面,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時可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和不同的經營方式。學校在考慮建設產教融合的校內實訓基地時,即可以采取校內辦企的模式,由學校創辦,并且安排專業的管理團隊對企業實施管理職能,安排相關員工對于企業的日常事務進行處理。課余時間,學生轉換身份,以員工的身份進入企業進行生產和工作。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引企入校的方式,由學校提供廠房并負責管理,企業提供機器設備、計算機系統和先進生產技術等,在校園里實現真實的生產經營,從而幫助學生真正提高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針對校內實訓基地機器設備投入不足和規模不夠等問題,可以采取廠校和職教集團兩種校外實訓基地模式,彌補校內實訓基地的不足。
五、結語
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培養技術型、應用型的人才提供了最關鍵的保障,是能夠實現學校教學與企業人才實際需求相互對接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并且為學校的實踐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場所,是學校和企業共同研發實踐專業課程和開發教學資源的前提。所以,不管是學校還是企業,都應該提高對產較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視程度,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和途徑解決當前實訓基地構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難題,為推進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小冰.產教結合的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與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06):160-162.
[2]趙昕.職教集團發展的制度困境與對策[J].職教論壇,2013(01):12-14.
[3]陳年友,周常青,吳祝平.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中國高??萍?,2014(08):40-42.
[4]王宇.產教結合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實踐與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2(01):13-14.
[5]胡邦翟.創建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實踐[J].中國職業教育,2009(2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