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 植春陽
摘 要: 本文以桂林林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為案例進行分析,介紹了從師資合作、課程設置、實習平臺、參觀學習、招生就業等方面開展校企合作,同時從人才培養目標、崗位能力需求、課程體系更新、突出辦學特色、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闡述了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關鍵詞: 校企合作 電子商務專業 人才培養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一種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已經發展成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現代流通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引發對人才的持續需求。為此,近年來很多中職學校在原有商務專業的基礎上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然而,和電子商務龐大的人才需求量相對應的卻是電子商務專業不到20%的就業率,遠遠低于全國畢業生就業簽約率[1]。說明學校在選用教材、建設基地、教育和培養電商人才等方面存在欠缺。
針對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低的問題,桂林林業學校通過采取與電商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多層次多維度的校企合作,積極構建“學校自主、企業參與、聯合培養”的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著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有效促進校企協同、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對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及服務區域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開展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一)實施師資合作
通過實施師資合作可以利用企業資源彌補學校在師資力量上的不足,主要包括師資培訓、兼職教師、實踐指導教師、開辦講座等。師資培訓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培訓教師,使他們了解最新的電商行業動態,掌握最實用的電子商務技術。兼職教師是指學校聘請企業經驗豐富的電商專家進入學校、走上講臺給學生講課。實踐指導教師由企業給實習學生安排的經驗豐富、認真負責的企業員工擔任。近年來,桂林林業學校電商專業教師積極進入企業掛職實踐,打造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同時,學校先后聘任多位企業實踐經驗豐富的電商專家擔任專業的兼職教師,講授專業性較強的實踐課程,如市場營銷、網上貿易、電子商務等課程。
(二)共同設置課程
電子商務專業涉及面廣、實踐性強,企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多類型、多層次,僅具有技術的人,或僅懂商務的人才已經很難滿足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需求。因此,學校要讓企業以適當的方式參與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比如學校和企業精英、行業專家共同商討課程設計,參與制定、調整課程內容及授課方案。桂林林業學校建立了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專家組,聘請電商行業專家加入,共同參與制訂電子商務專業發展規劃、專業培養計劃,共同促進教學與課程改革,推動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
(三)建設實習平臺
實習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豐富實踐經驗,彌補學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和學校合作的重要模式。目前,桂林林業學校與廣交會電子、深圳西聯、深圳穎源科技等10余家電商企業建立了實習平臺,學生將在最后一個學期進入電商企業進行為期半年的對口頂崗實習,完成硬件安裝與維護實踐、網站維護實踐、網絡銷售實踐、營銷管理實踐。通過實習,學生不僅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就業競爭力明顯提高。
(四)組織參觀學習
參觀學習可以是電商專業師生到電商企業參觀學習,也可以是企業代表到學校訪問,通過相互間的參觀交流,學校師生可以了解到電商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及運營模式和運作流程,電商企業代表可以了解到學校在培養電商專業人才方面的課程設置、專業發展規劃、學生理論水平等有關信息。2015年至今,桂林林業學校先后組織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前往電商行業參觀學習累計200余人次,同時接待桂林青木等10多家電商行業的到校訪問。
(五)開展招生就業
招生就業也被稱為訂單式培養,學校為有關企業或用人單位定向培養人才,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同時為企業提供合乎需求的人才,減少培訓成本。目前,訂單式培養在一些專業技術學院已經發展成熟,比如,中山火炬職業學校和中榮公司合作開辦了“中榮班”,為培養具有松德設備制造安裝、操作維修等技能人才開辦了“松德班”[2]。淮南職業技術學院與中國煤炭行業協會合作,針對基層管理和技術人員,開展以煤礦安全生產為重點內容的系列培訓[3]。近年來,學校借鑒成功案例,同對電子商務專業有需求的相關企業就此展開了一系列“訂單式培養”的探索。
二、實施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一)明確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分析電商企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明確了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培養具備較強的硬件安裝與維護能力、網站(店)建設與維護能力、網站(店)推廣能力、辦公自動化能力、網絡營銷能力、網絡營銷能力、營銷管理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的應用復合型專業人才。同時,桂林林業學校結合本校的園林專業優勢,要求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選修園林相關方面的課程,具備園林方面的規劃、設計、宣傳能力。學生畢業后除了可以選擇到電商企業就業外,還可到園林、城市建設、旅游景區等相關單位從事園林景觀的設計及宣傳推廣工作。
(二)了解電商企業的崗位能力需求
在校企合作中,教師通過與電商行業專家的溝通,了解到7種能力是電商企業需要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具備的。
1.硬件安裝與維護能力。要求畢業生具備計算機及網絡的安裝維護能力,能夠運用專業知識進行網絡布線,配置路由器和交換機,排解設備錯誤。
2.網站(店)建設與維護能力。需要畢業生具備運用Phoptoshop,CorelDraw,Dreamweaver,Flash,HTML,PHP等工具的能力,運用工具進行平面設計、網頁制作、編程語言、數據開放、視頻編排等,要有審美意識、美術設計、網站視覺配色及布局等能力。
3.網站(店)推廣能力。要能運用百度、360、Google等搜索引擎及運用論壇、博客、微博、微信、QQ等方式進行網站推廣,優化搜索引擎排名,提升網站Alexa排名和PR值。
4.辦公自動化能力。運用word、Excel、PPT等辦公軟件進行文字編排和排版,具備常用軟件的安裝使用與維護能力,能策劃和撰寫文案。
5.網絡營銷能力。要求學生熟練使用阿里巴巴、淘寶等網絡銷售平臺,能夠運用QQ、旺旺、飛信等即時通信軟件,具有網絡銷售技巧運用、商品圖片拍攝、選擇和策劃產品等技能。
6.營銷管理能力。要求學生具備制定網絡營銷策略和執行方案的能力,能夠分析營銷效果、網站運營數據并做出相應的改進和處理。
7.人際交往能力。需要學生具有好的語言表達、溝通和談判能力,能夠協調、管理和領導,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三)更新電子商務行業的課程體系
根據電商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崗位能力需求,推進教學與課程改革,不僅更新課程體系與其相適應,同時在各類課程的比重上也進行了相應的分配。立足學校實際,根據企業需求及電商人才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要求,桂林林業學校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進行了詳細、科學的設置、修訂,如新增加了《客戶心理與溝通技巧》、《圖形圖像處理》等課程,增加了《FLASH動畫制作》、《計算機維護與維修》等課程的學時數。通過建立注重培養實踐能力的特色課程體系,加大設計類、實踐類等相關課程比重,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設計、創新能力,有效提高了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四)突出林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辦學特色
針對學校的特點,培養電子商務應用技術型人才,突出了林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特色。園林專業是桂林林業學校的“龍頭專業”,被教育部門認定為省(部)級示范專業,為了使電子商務專業與園林學科相融合,充分發揮學校園林學科的辦學特色,學校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增加了一些其他職校電子商務專業很少開設的課程,如《園林美術》等。在定崗實習階段,學校以能力需求、職業興趣為導向,讓一些熱愛園林工作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進到園林企業實習,學生將園林知識和電子商務知識有效結合并運用到工作中,深受園林企業的歡迎。
(五)建設一支綜合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支高理論水平、高實踐技能的師資隊伍,一是安排專職教師進入企業掛職,參與電商企業實踐及管理,通過真實環境的體驗,培養和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二是企業兼職教師要進入學校接受繼續教育,通過更新電子商務專業知識,不僅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更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結合;三是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專職教師可以向兼職教師請教實踐經驗,兼職教師可以向專職教師學習教學技巧。
三、結語
桂林林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與企業共同進行人才培養,從師資合作、課程設置、實習平臺、參觀學習、招生就業等方面成功構建了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及企業對畢業生能力的需求,更新了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突出了林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辦學特色,建設了一支高理論水平、高實踐技能的師資隊伍。但是校企合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機制不完善、對接不緊密、合作不夠深、利益難協調等。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校企間的密切合作和不斷溝通,還需要相關部門及行業的引導,共同努力建立學校、企業互利共贏的長效合作機制,不斷增加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有效增強人才市場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宏偉.如何提高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J].河北企業,2009(11).
[2]鐘嘉研,朱俊.校企合作深入教學領域 加強融合提升教育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3).
[3]王躍,廖永和.企業訂單式培訓的實踐——以淮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