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 李娜
摘 要:高校中非體育專業學生占大多數,他們是潛在的籃球群眾基礎,提高他們的籃球水平對群眾體育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本文根據非專業大學生的現狀和籃球訓練的規律提出對策。
關鍵詞:非體育專業;籃球隊;訓練
一、 前沿
籃球作為風靡世界的一項體育運動,在高校大學生中也有非常大的群眾基礎。這些大學生中有非常多的愛好者想組織自己的隊伍,因此想組織好非專業的大學生的籃球隊伍有著很多的問題。
二、 目前非體育專業籃球隊的現狀
(一) 非體育專業運動隊球員來源及身體素質
顯而易見,各學校系院組織的籃球隊中學生大多都是沒經歷過系統訓練的。他們是各個院系中的籃球愛好者,由于對籃球的喜愛才會參與到籃球訓練中。但是他們中間也有個別的是經歷過體育系統訓練的,比如中學體育生轉文化生,體育生高考報志愿沒報體育專業等等。這些參與業余訓練的學生所組成的訓練隊成員非常不固定,部分同學也會有各種原因缺席訓練或者退出訓練隊。
根據對非體育專業學生體測數據發現,他們大多數的身高集中在175~183 cm之間。而體育專業中的籃球生大部分身高在182~195 cm之間。通過對體測數據對比發現在50米、耐力跑等方面更是有非常大的差距。這些表明非體育專業學生在體育天賦上跟體育生差很多。
(二) 非體育專業運動員籃球基本技術、戰術、心理素質
由于他們是因為喜歡籃球才會參加籃球隊訓練,并非專業學習籃球生。他們大多數是在初中接觸籃球,并且沒有經歷過系統的訓練。剛參與訓練時大部分水平比較低,對于籃球的運、穿、投、腳步等最基本的技術都沒有掌握好。動作只有其形,并不熟練,在場上做動作非常被動。
對于基本的戰術僅僅是能理解運用最簡單的擋拆、空切。各種配合和戰術的使用都會出現不連貫、不流暢,非常容易被防守隊員識破。
大部分的學生在大學之前都沒有參與過正式的比賽,在籃球場上會出現各種情況,對手領先、我方領先、我方關鍵時刻失誤或者落后、裁判員的誤判、觀眾的歡呼聲等,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其心理變化。對于賽場上不同的情況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心理變化,這會影響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的發揮。
(三) 教練員的現狀
通過調查發現,對非體育專業籃球隊訓練進行指導的大多數是本校體育教師。資歷、年齡都較高,一般都是由體育專業獲得本科或碩士學位,職稱獲得過副教授或者一級講師的教師擔任。但是,只有他們所組建的校隊訓練時才會得到專業的指導,平時院系獨自訓練都是高年級學生指導。在訓練時教練也會考慮到非體育專業因素,訓練量、訓練方法、強度等都會打折扣。
(四) 訓練經費的來源
經調查,多數的非體育專業籃球隊的經費主要是來自學校的撥款,經費相對比較少,部分院系會提供訓練服。教練的訓練按照課時費進行計算,由學校撥款。平時代表學校外出比賽所需的經費一般都是學校報銷。
(五) 訓練的計劃、內容
按照學校要求校隊的訓練一周2次,各個院系會根據自己的情況由高年級學生帶著每周加1次的訓練。訓練計劃周期一般是學期計劃。針對人員進出情況,由高年級學生在平時進行幫助訓練。
訓練的內容一般是技術、配合、戰術、體能、比賽等。在后期的訓練中主要是技戰術的訓練。對于心理方面的訓練幾乎是零。
(六) 文化學習與籃球訓練之間的矛盾
這是存在業余籃球隊中最大的矛盾。由于他們平時有自己的專業課,能參與訓練的時間非常有限。并且他們中很多人會由于各種各樣的事缺席訓練。每個隊伍的人員幾乎每段時間都會有變動。因為每周訓練時間短,訓練計劃內容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
三、 結論與建議
籃球是一項同場對抗的運動,身體素質是最基本的一項,好的身體素質在爭取時間、空間上都可以獲得最大的優勢。雖然非體育專業學生身體天賦相對較差,但是要選拔其中條件好的有體育訓練基礎的學生。更要在平時訓練時增加身體素質的訓練,擬補身體素質上的不足。
針對非體育專業學生在平時訓練時應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包括:運球、傳球、突破、投籃、腳步移動等,并把個人技術運用到實戰中去。關于戰術的訓練,專門拿出時間進行講解,同時由易到難,逐漸豐富要學的戰術。技戰術要像基本功一樣,每次訓練都要不斷地跑,不斷地進行練習,直到成為一種本能。
心理素質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在平時訓練中,教育學生“勝不驕,敗不餒”。領先不得意,落后不沮喪。平時可以通過到校外參與高水平比賽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多同本校不同院系隊伍比賽。熟悉比賽場上各種情況,促進心理素質提高。
對于籃球隊教練員,應該提高其業務水平。在比賽中多多學習其他教練的戰術,靈活地運用到自己隊伍中。減少教練員的教學任務,提供好的訓練環境、研究環境。當參與比賽獲得好的名次時應對教練員進行職稱或者獎金方面的獎勵。
關于經費方面,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訓練經費,保障非體育專業學生不僅能夠參與CUBA乙組的比賽,更能參與到本省市的其他聯賽,以賽代練,進一步提高隊伍的籃球水平。
訓練的計劃和內容。平時每周的2次固定訓練不變。其他時間內,由學生自己組織進行練習。訓練內容也應該豐富多彩,增加趣味性,改變以前的枯燥教學方法。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多出去打比賽,發現自己隊伍中的不足。
關于其文化課的學習。訓練時間盡量選擇下午課外活動時間,不要占用其他文化課時間。在學期中、學期末時減少訓練量和訓練時間。在平時教練應搜集各種教學視頻、比賽視頻等,讓學生在平時閑暇時間也能學習。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訓練兩年后,會因為考研、找工作等原因退出訓練。在學生取得優異比賽成績時,學校應在保研、評定獎學金、發展黨員等方面的向這部分學生傾斜,以此盡最大程度保證隊員不過早離隊,保證隊伍人員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單菲宏.普通高校籃球隊的建設及管理現狀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8):104-105.
[2] 游俊鋒.淺談福建師范大學業余籃球隊伍的管理[J].內江科技,2016,37(8):136-137.
[3] 王晨.業余籃球隊訓練課安排之我見[J].新課程(中學),2014(10):114-115.
[4] 劉建敏.淺談中學生業余籃球隊訓練[J].考試周刊,2018(32):156.
[5] 袁月.山西省高中男子籃球隊發展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楊成,李娜,山東省泰安市,山東科技大學基礎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