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學科的核心素養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新課改下對教師的新要求。因而本文以高中數學學科為例,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談幾點個人見解,希望可以與大家交流。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等幾個方面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其核心素養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高低,所以加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不僅是適應新課改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 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注意事項
第一,學生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數學基礎,主要是要求學生在系統學習數學知識之后,具有一定的數學問題解決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比如數學思維的邏輯清晰、思路完善,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良好的推理能力等。
第二,教師必須要對教學進行精心設計,確保教學課堂與學生的實際、興趣相符,有助于學生思考和分析,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得以拓展,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教師需要在教學設計中對核心素養培養的基點進行預設,才能確保培養的針對性,而在培養過程中則需抓住契機,切實注重問題的解決,致力于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且注重對其的形成性評價,才能實促進學生良好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 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對策
第一,強化學生理解,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
因為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而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時,培養的內容較多,比如分析、推理、邏輯、觀察等能力,只有切實提升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數學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注重良好數學思維能力的拓展,促進良好問題情境的創設,這樣學生就能更加全面地對數學問題進行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做到游刃有余。以立體幾何教學為例,首先要求學生對圖形構造的過程進行想象,并在不同的題型中對部分定理進行動態化地理解,將知識轉化成能映射的概念,平面轉換過程中,還能促進學生對其的理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下,更好地對這一知識點透徹地理解。
第二,強化學生的興趣,注重對學生的啟發。
能更好地對真理進行檢驗,教師應采取針對性的方式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幫助和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和動腦,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之中,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從機械而又枯燥的課本中脫離出來,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針對性的進行啟發,才能更好地達到上述目標。例如在學習有關推理與證明的內容時,需要啟發學生對推理過程的上下關聯的掌握,體驗推理過程,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促進問題的處理。
第三,注重學生自我特色的培養,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
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上、課下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注重對其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加強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雖然數學這門學科十分嚴謹,但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的差異,切實強化對其的良好引導,注重學生個性培養的同時強化對其的正面引導,才能更好地在師生互動中促進因材施教的實施。
三、 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策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作為核心素養培養的核心所在,所以需要在培養對策上進行完善,加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不僅關乎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會影響學生自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需要切實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
(一) 轉變理念
學生只有敏銳地察覺到數學現象背后的真實問題,才能更好地形成創造性的思維。所以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傳統教學理念的轉變,始終堅持生本原則,注重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發揮,引導其進行主動積極地思考、探索和創新。以《點、直線、平面三者位置關系》的教學為例,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加強對空間兩平面位置關系的掌握和了解,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將三者的關系知識掌握的前提下,思考面面之間存在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得出探究結果,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比如在具有平行和相交關系的同時,還有重合的面面關系,這樣學生就能體會敏銳觀察力給自身帶來的愉悅感,而教師則需要對其針對性講解,考慮其不重合的前提下的三者之間關系的學習。
(二) 巧妙設問
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時,通常而言,主要是采取巧妙的方式進行設問,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針對性的設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探索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活力。同樣以上述的案例為例,教師應引導學生獨立觀察直線和平面垂直的關系之后,不直接解釋定理的內容,應利用相關的設問來激發學生對其關鍵點的掌握。比如直線和平面垂直,而另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問另一條直線和平面之間是什么關系?這樣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定理理解能力的考察,便于學生從多個角度和不同層面來解答問題。學生提出多種結果之后,教師就需要細化講解定理,這樣就能引導學生整合思考方式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 因材施教
教師往往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進和教學理念的完善。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則能更好地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自身的學習與思維習慣中得到靈活地應用,并根據學生的層次,促進學生對不同層次知識的理解,在理解中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地創新和發展。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我們在這一工作中,切實注重現狀與不足的反思,并結合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優化,盡可能地將學生學習興趣和潛在意識激發出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徐朝元.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高考,2017(36):188.
[2] 沈亮.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33):22-23.
[3] 劉剛.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30):40.
作者簡介:楊明,黑龍江省大慶市,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