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斌 曹長虹
摘 要:《大學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從改革課程標準體系,優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建立完善的科研訓練機制,健全教師評價與學生考核的體系等方面出發,闡述了《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各環節在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過程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一、 引言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潮流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是當前高等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然而,眾多的高等院校所能提供的創新條件有限,進而導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健全、創新意識薄弱、創新能力相對匱乏。這主要歸結于高等教育的諸多方面嚴重束縛了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譬如:教學觀念的落后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的發揮,教學方法的滯后沒有改變滿堂注入式的課堂教學,教學模式的守舊阻礙了個性化創新人才的脫穎而出,以考試為主的單一化考核方式導致了學生死讀書本知識,等等。
《大學物理》課程不僅是連接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應用的橋梁,更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科研素質課。該課程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意識等眾多方面都具有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高等院校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方面的探索過程中,加大了對《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改革。為了緊跟時代步伐與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過改革《大學物理》的課程標準體系和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健全教師評價與學生考核的體系等一系列措施,使之適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二、 《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各環節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中的作用
《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必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學生本身的學習基礎、能力和知識架構為中心,通過對課程標準、課堂教學、科研訓練、教師評價與學生考核等環節的改革,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一) 改革課程標準體系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基礎
注重《大學物理》課程的內涵更新和外延拓展,打通《大學物理》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界限,建立完善的課程標準是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的基礎。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實施:
第一,針對不同層次和專業的學生群體進行摸底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訴求,建立符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標準。按照“少而精”的原則修訂課程標準,精選各專業學生所需的基礎知識和理論,將課程內容中一些偏難、偏舊、偏繁的內容進行刪減和整合。
第二,結合專業特點、工程應用實例和科技發展的歷程,優化課程內容和結構,提升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關注物理知識與現代科技發展的聯系以及所面臨的科學問題。
(二) 優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核心
教師不僅僅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實施者。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必須滲透到整個課堂教學環節中,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第一,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和學習經歷,設計課堂教學情景導入方式,積極營造一個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和鼓勵學生創新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介紹物理學發展史、物理學家的成長經歷、物理學中的偉大發明、著名的物理實驗和測定方法等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主動探究所學知識在各學科領域中的廣泛應用。
第二,改革傳統的單一化授課模式,利用實例演示、動畫模擬、工程應用視頻等多樣的教學形式充實課堂教學。此外,課堂教學還要注重物理知識的更新與應用,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
(三) 建立完善的科研訓練機制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動力
通過著名專家和學者為學生作專題講座和學術報告等形式,使學生充分認識物理學發展的前沿科技以及存在的科學問題,進而增強了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科學研究是理論教學的動力源泉,建立學生參與科研課題的機制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融入科學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并從事一些基礎性的研究,這對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四) 健全教師評價與學生考核的體系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保障
教師評價與學生考核不僅是管理教與學的特殊手段,更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師評價與學生考核的方式應該是全方位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實施:
第一,教師的教學質量評估不僅要看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更要看其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方面的貢獻。學校應健全教師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方面的改革。
第二,學生的學習質量考核應加大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實例分析情況。學校應健全學生的多元化考核方式,通過撰寫學習小論文、專題報告、工程應用實例分析等形式考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
三、 結論
《大學物理》課程在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學觀念的落后,教學方法的滯后,教學模式的守舊,課程考核方式的單一等諸多因素,束縛了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我們通過改革課程標準體系,優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建立完善的科研訓練機制,健全教師評價與學生考核的體系等一系列措施,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本研究的進一步完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且對本科教育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云光.淺談物理學專業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3(25):187.
[2] 鄭福昌.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8):86.
[3] 周鴻.創新教育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4] 全永波.基于能力導向的海洋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探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1(1):64-66.
[5] 劉紅梅.大學生創新培養研究:以經濟管理類大學生為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姚洪斌,曹長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新疆工程學院公共基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