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展美術課程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對生活和自然的責任感和熱愛,并且能夠培養學生保護和尊重自然環境的態度,提升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愿望。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作品審美觀念,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等方面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與策略展開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能力;培養方法
美是無處不在的,也是客觀存在的。對于學生來講,實際的生活當中小學生的身邊雖然存在“美”,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發現“美”。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該重視通過審美活動培養和提升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念,提升學生對現實生活的創造、鑒賞以及感知的能力,提升和營造審美境界,優化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素質。因此,加強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 重視美術理論知識教學,提升學生對美的認識
在實際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審美觀念的滲透。不僅僅能夠促使學生學會怎樣使用明暗、色彩、線條等方面的技巧加以對“美”的創作,還應該促使學生認識和了解美,并且能夠充分掌握美術知識的表達美,提升學生美術的綜合能力。美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視覺藝術,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觀察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在視覺上深刻感受美術作品當中所包含的美。同時,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對學生加以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正確指導,促使學生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加以思考和探索,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 構建信息技術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成為了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關鍵方式。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生動形象、包含豐富內容的課堂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能夠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小學美術教學當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能夠促使學生觀看美術名家的著名作品,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欣賞作品感受中間包括的意境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學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中《彩墨游戲》一課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美術作品,在對美術作品加以欣賞之后,促使學生運用水墨開展名作的“變體游戲”創作,在實際的創作當中,學生對作品通過彩墨的方式對作品進行創作,并且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學會了如何運用彩墨進行創作,還能夠運用彩墨的濃與淡體現作品中的意境和內容,促使學生美術方面的技能獲得發展。
三、 增強美術實際操作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念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增強美術實際的操作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念。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促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還應該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親自動手創作較為精美的美術作品。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應用相關的美術知識,增強學生實際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中《編織條》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較為獨特的創意,并且構成較為精美的穿編工藝品,促使學生能夠體會和領悟工藝品當中包含的美。然后可以讓學生深刻研究美術知識的內容,認識穿編工藝的方法、工具以及材料等,通過思考和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對動手操作的興趣。
四、 結合民族文化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應該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掌握美術審美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依照教材的實際內容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拓展,將美術作品與民族文化進行結合,促使學生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其中包含的美,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例如:在教學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中《剪紙故事》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民間傳統的剪紙手工作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由于剪紙的方式是不同的,所形成的形狀以及花紋等都是不同的。教師還可以促使學生動手制作剪紙,在實際的操作當中,讓學生深刻體會民族藝術的魅力。
五、 開展學生美術作品畫展,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能
針對美術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組織學生開展美術作品畫展。畫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也為學生學習其他美術作品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更加真切的體會自身作品當中所具有的美,領會美術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意境和情感。開展美術作品畫展,能夠促使學生對繪畫審美能力和技能獲得有效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以外的氛圍中促使學生的美術素質得以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當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想要促使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態度由原來的被動轉變成為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學生陶冶美、創造美以及認識美等方面的教育,尤其是要重視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全方面高素質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小學美術本身的作用和優勢完全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胡影.融入藝術 陶冶情操——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24):179.
[2] 石明靄.陶冶情操 啟迪心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7(99):173.
[3] 何代君.美味需品更需“評”——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審美評價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2):228.
作者簡介:田林,陜西省銅川市,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