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治剛
摘 要:在高中理科各科中,物理是相對較難的一科。這是因為物理學的內容豐富而復雜,它既有抽象的概念和定律,又要運用實驗的方法和數學工具,它同時還有許多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的內容。因此,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對物理學的學習普遍感到比較困難,而且常常出力不討好,物理成績總不太理想。
關鍵詞:消除障礙;激發興趣;培養信心;獨立思考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廣泛推行,我國高中教育的結構體系更深一步改進。高中生有了更加完善的教育環境,學習的積極性穩步提升。然而,在難易程度的學科中,物理學習仍舊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要學好物理學,首先是要讓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接著樹立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成功感。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消除學生心理障礙,樹立信心方面談談幾點見解。
一、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障礙
要使學生樹立信心就必須先讓學生學習一些力所能及的內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習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對所學的知識不能要求學生一次到位,而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當放慢速度,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學研究的是關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學生面對著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從幼年起,就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覺得一個個物理現象是一個個的謎,總想把它們解開。而學習物理是解開這些謎的途徑。學生會由于解開長期困惑的謎而歡欣。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較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一,做好物理實驗,特別是學生較感興趣的小實驗。物理知識是從實踐中來的,為了使學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應盡量多安排一些實驗,并注意實驗效果。除課本要求的實驗外還應增加一些可以讓學生動手的實驗或教師演示的小實驗,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第二,物理教學要聯系實際,聯系生活。物理學是一門實用的、與生產生活緊密聯系的、能夠使人類生活更美好的學科。比如,物理也能源開發,能源與環境保護,高性能物理材料的應用等,都給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的作用、地位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那么對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并且在課堂上能舉出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習題來讓學生討論,使學生在感到物理知識有用的同時又能提高學好物理的愿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在講壓強時解釋高壓鍋的原理,潛水艇的原理,掛鉤的原理。
第三,通過介紹物理知識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現代的原子能和電子技術也是物理學的應用之一,可以這樣說:生產發展推動物理學進步,而物理學的進步又推動生產的發展。所以,為了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我們必須進一步學好物理學。
第四,指導學生了解物理的發展歷史,提高其科學思維能力,以激發他們對物理的興趣。物理發展的歷史進程闡明了物理學科體系形成過程的各個方面的情況,如物理學家的偉大的構思和重大發現,他們的成功與失敗。讓學生了解物理發展的歷史,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與物理學的興趣。
第五,通過討論會、辯論會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找方法,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可適當加一些討論課,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進行增強信心的教育
高中學生對學好物理往往信心不足,大多數是由于低年級階段持續較長時間的學習困難,知識障礙積累、基本技能匱乏造成的。同時,由于長期的學業失敗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機。所以對學生首先要講清、講細每一條定律、公式、概念,弄清楚公式的性質、單位、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如在講動能定理時。首先應讓學生清楚為什么要引入這個定理,這個定理是如何推導出來首先應讓學生清楚為什么要引入這個定理,這個定理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接著再點明動能定理不僅適用于恒力也適用于變力,再層層深入分析動能定理的應用,最后用一些學生力所能及的習題進行鞏固,使學生既能學好知識能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他們的信心。其次是充分展示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準確的物理模型。物理教材安排教學內容是已經選擇、壓縮、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簡約化,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是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學生很難理解所學內容,而農村中學器材又較貧乏,所以教師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簡單的器材和圖形圖片等手段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并將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建立和分析過程,促進學生開展分析問題的思維活動,自然地“悟”出其中道理和規律,從而潛移默化,使學生掌握分析物理過程、建立正確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準確的物理模型。
四、鼓勵獨立思考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方面,有獨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對知識的理解,有效地培養思維能力。也就是說,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都必須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讓學生自己概括、推理、證明的,應該盡量鼓勵學生自己去做,如在講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時,教材的正文沒有列出,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推導,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大地提高。有些非主干知識,可以放在習題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又有利于學生獨立鉆研。如:沒有列入教學大綱的“堅直上拋運動”這一知識點,但這一知識可以作為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具體實例,讓學生獨立習得。這樣能培養學生在研究規律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和鉆研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讓學生學好物理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對此,物理教師不僅要教好物理,還要關心、熱愛學生,使師生之間形成“情感共振”,從而使學生喜愛學習物理課。教師要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的特點,物理學科與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并注重在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形成較強的學習動機。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要使不同類型學生獲得程度不同學習上的成功,以此保證各類學生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安云峰.談高中學生怎樣學好高中物理的一些思考[J].讀與寫,2017.
[2]謝祖進.怎樣引導學生學好高中物理課[J].未來英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