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愛
摘 要:數學作為學生學校學習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學生的生活、工作都有重要的影響。隨著學生學段的不斷增高,數學學習的難度不斷提高,因此教師要不斷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生更好適應不同學段的變化。就初高中數學的過渡而言,需要教師運用靈活科學的技巧,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初中向高中的過渡。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生問題;方法;過渡
學生從初中向高中過渡的重要時期就是高一階段,是高中數學學習最重要的時期。因此,高一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運用,讓初入高中的學生比較輕松的掌握學習的要領,從而激發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其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提高數學成績。由于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更具抽象性,因此,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深入的了解高中數學的學科特征,以及高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從而采用恰當的方法,使高中數學的學習更加順利的進行。
一、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的不同
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抽象程度大幅提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逐漸提高。初入高中的學生都能明顯的感受到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抽象很多,高中數學距離學生的生活越來越遠,數學語言完全與生活語言脫軌,這與初中數學學習截然不同。在初中數學知識中,每部分的數學知識都與實際生活相關,生活就是這些知識的載體,但是對于高中數學知識而言,數學語言的表達越來越科學化、規范化以及抽象化,已經與初中那種形象、通俗的語言完全不同。因此,對于初入高中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知識的理解上面總是會出現不銜接的局面,無法快速的從生活語言過渡到科學語言上去,從而造成對數學概念無法理解或者錯誤理解的現象,典型的例子如,“映射,集合,函數”等高一年級所涉及到的知識,這些內容相當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困難,讓學生不知所措。
一旦學生無法快速的適應和接受高中數學學習的這種特點,那么勢必會造成數學學習一團糟的局面,對學生后期的學習都會產生極其嚴重的不良后果。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尤其是初三數學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著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初中數學學習的起始階段,要有目的性的,緩慢的引導學生學習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培養學生的數學想象力與思維能力。
二、培養理性思維,提升學生學習的靈活性
在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針對每個知識點,列舉出相應的例題,給出相應的解法,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思維模式。當出現一道題,他們就會自然的將這道題與考察的知識點以及相應的解法聯系起來,通過讀題、找已知條件、結合相應圖形,分析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出相應的等量關系,解決問題。運用這樣的方法主要是為了防止解題過程中出現疏漏,這樣恰好能有效的將學生的解題思維捋順,長時間以來,學生就學會了比較固定的思維模式以及解題套路。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幫助學生掌握了解題技巧,但是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培養了學生的定式思維,限制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利于高中數學的學習。
由于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首要的就是樹立正確的意識,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不斷引導學生從經驗思維將理論思維過渡,有效的提高其抽象思維的能力,以便學生快速的形成數學思維模式,更好的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三、學習內容增加,學生適應難度提高
高中數學學習與初中數學學習的最大不同除了知識難度上的差異,還體現在學習內容上面。高中數學的學習內容明顯增多,知識量急劇增加,這為學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又增加了阻力。與初中數學課程明顯不同的是,高中每一節數學課,學生都要接受大量的知識。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難度不大,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十分吃力。有時,教師對于基礎內容不作強調,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就阻礙了學生要通過練習題來鞏固知識的途徑,使學生無法完全掌握知識,造成嚴重的消化不良。久而久之,機會造成知識的積壓,打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最終使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
鑒于此,初中教師要在學習中進行及時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一定要在課前預習知識,對當堂要講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教師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有重點的進行學習。教師要對重難點知識著重講解,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數學思維。如果課堂學習存在問題,一定要及時補救,及時解決。
四、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
初中學習多靠教師的監督、管理、催促,但是高中學習不同,學生自己的自覺性使高中學習獲得進步的關鍵。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對與所講知識點相關的內容進行及時的歸納和總結,這樣學生慢慢的就習慣了教師所做的一切。然而,進入高中,對知識進行預習,自己練習題目鞏固知識,歸納與總結知識點,這都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很多學生會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要多,出現很多的負面情緒。
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與總結。每個知識點學習完之后,都要知道學生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形成知識板塊,從而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對學生多鼓勵,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提倡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總結,如以表格的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總結,讓學生在總結的同時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更好的形成數學能力。
五、結語
初高中數學學習的順利過渡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家竹.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初高中數學的過渡[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86.
[2]翟華.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初高中數學的過渡[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9):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