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
摘 要:在核心素養培養的理念下,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價值觀、身體健康等方面素養的培養更加重視,班級管理也面對著新的挑戰。本文以小學三年級(1)班為例,從治班理念、班級規則、班級活動、班本課程和家校溝通五個方面提出我的治班方略。根據依法治班和以情治班的治班理念,在家校合作的情況下,我制定了針對學生和教師的班級規則,策劃了一系列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的班級活動,開發了能夠為每位學生提供展現平臺和建設班級文化的班本課程。
關鍵詞:治班方略;小學三年級;核心素養
當前,國內外教育領域對以學生核心素養促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達成了共識。部分專家提出,我們不但需要重視以學科知識結構為核心的傳統課程標準體系,而且需重視以學生個性發展為主體的核心素養體系。班級是學校管理的主要單位,是學生學習適應社會的重要環境之一,因此班級管理的治班方略起著一定的作用。
一、治班理念
依法治班,即按班規治班。依法治班的核心思想是公平、民主、合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班規需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次,班級制定班規、執行班規、完善班規由學生與班主任一同參與和執行。最后,依法治班的班級管理做到“有規可依、違規必究”的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自理、自治、自練、自強。
以情治班。小學三年級是學生容易產生反叛心理,在嚴格的班規下,甚至可能以身試法。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矛盾激化下,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以情治班的核心思想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學會理解,懲罰之前,弄清事情的緣由,師生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橋梁。
二、班級規則
班規是需要全班師生共同遵守和履行的行為準則。根據民主性、發展性、合理性、科學性原則,我制定了以下具體班規,如表1和表2:
三、班級活動
班級管理是一個整體、復雜、系統的工作,班級活動開展是重要環節之一。班級活動分為實踐性活動、常規性班級活動。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班同學參與,結合實際,班級活動的具體安排如下表3:
四、班本課程
班本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和班級文化情境性。結合民主、公平、合理的治班理念,把學科與生活進行融合的班本課程,可以使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得到發揮。以下是我開發的班本課程。
(一)有趣的數學史
學校和家長共同挑選出一本數學史的書,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每周完成教師規定的閱讀任務。每周一用一節課的時間,看視頻,同時和學生進行交流學習體會。
(二)數學興趣小組之手工制作
三年級在數學中使用了很多時間工具,也學習部分平面圖形,比如長方形、正方形等,可以將數學知識和手工進行結合,比如說學生可以做精美的小日歷、圓的和方的小鐘表、節日小賀卡等。
五、家校溝通
學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場所,家校之間坦誠的交流是家校溝通的基礎,在制定班規時,家長有權給出恰當的建議,并在班規執行的過程中,起著一定的監督作用。班本課程的主題,執教老師由誰擔任,課程所需的時間和資金,需要由家長和學校一起決定。所以治班策略,是需要在家校合作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真正的有效、有益、可行。
參考文獻
[1]張林.小學班級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改進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7,(03):80-82.
[2]何世峽.從“依法治校”到“依法治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6,(10):42-43.
[3]鐘保強.談以法治班和以情治班[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5-6.
[4]李國,朱淑先,鄒枝芳.基于小學生視角的班規制定與實施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7(02):55-57.
[5]葛明榮,韓延倫.小學應形成怎樣的班規?[J].中小學管理,2008(06):49.
[6]陸金晶.小學班級活動的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6.
[7]成尚榮.班本課程的存在價值、準確定位與合理開發[J].中小學管理,2014(11):4-7.
[8]張維娜.小學班本課程開發研究[D].聊城大學,2015.
[9]趙彤.淺談家校溝通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