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籽安
摘 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我國廣播電視行業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才,但是目前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存在著人才結構不合理、高水平人才短缺、技術人才流失嚴重、高校人才培養缺乏專業技能等現狀,只有積極轉變觀念,創新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策略,才能轉變當前工程技術人才現狀,保障廣播電視行業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 廣播電視工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TN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6-0097-02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的技術基礎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進入了數字化、網絡化的新型模式。新的模式對人才在技術性和專業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導致廣播電視系統缺乏大量的新型工程技術人才。如何培養高素質的、高能力的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受到廣電行業乃至全社會的關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應該積極調整觀念,大膽改革創新,探索適合新時期廣播電視發展的人才培養方式。
1 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的現狀
1.1 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結構不合理
盡管從表面上來看,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人員隊伍龐大,但是從實際來看,人才比例和結構十分不合理。從學歷層次看,高學歷、高水平的人才所占比重較小,中低層次人才占了絕大多數;從崗位構成看,管理人員所占比重過大;從職稱組成看,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才比較少,廣播電視行業大多是具有初、中級職稱的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員。由此可見,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的結構比例非常不合理,與廣播電視行業的需求極不對稱。
1.2 高水平人才短缺
廣播電視數字化的發展要求工程技術人才不僅僅具備傳統的技術操作能力,更要有技術革新和文化創意的能力,實現從應用型人才向創新型人才、從專業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從單一型人才向跨行業人才轉變。然而,目前的廣播電視工程從業人員大部分學歷不高,沒有經過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專業培訓,不具備基礎理論知識,對于數字視頻系統設計、音頻播控技術、網絡媒體通信技術、數字動畫制作技術更是知之甚少,無法滿足廣播電視行業對于高水平人才的要求。
1.3 技術人才流失嚴重
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能夠憑借相關的知識、經驗和技術在信息產業、廣播電視行業、新媒體行業等相關領域從事技術工作,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廣播電視行業部分單位沒有合理的激勵和保障機制,薪酬體系不科學,工程技術人才無法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沒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必然離開廣播電視系統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這無異于給原本就缺乏人才的廣播電視行業雪上加霜。
1.4 高校人才培養缺乏專業技能
目前,我國高校有一部分開設了廣播電視工程專業,培養了一批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但是這些人才并沒有改善廣播電視行業專業人才緊缺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高校的培養模式與實踐工作相脫節。高校的課程設置多注重理論培養,很少社會實踐,并沒有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學生走出校門大多紙上談兵,沒有動手操作能力。并且,科技日新月異,學生的舊有理論也難以跟上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這就導致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進行培養,不能及時解決現實問題。
2 廣播電視對工程技術人才的要求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對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提出了超越以往的更高要求:一是由傳統技術人才向全媒體技術人才轉變。隨著廣播電視智慧化發展,傳統的技術已經不能適應數字化、網絡化的廣播電視行業發展,必須要具備全媒體技術升級,才能全面提升服務能力。二是由應用型人才向創新型人才轉變。廣播電視行業對于工程技術人才單純的應用時代已經過去,新的時代要求工程技術人才要能自主創新,研發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三是由單一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轉變。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技術能力、業務精湛,還要具備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不僅要具備數字電視技術、網絡視音頻技術及數字影視制作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要具備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影視制作、動畫制作等知識,推動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積極融合,協同發展。
3 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策略
3.1 轉變觀念,重視工程技術人才培養
高技能人才對于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才隊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時代,高技能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社會對于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目前,還有很多人對于工程技術人才有偏見,認為技術人才就是簡單的體力勞動和機械的重復操作。廣播電視系統要徹底摒棄這種錯誤觀點,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新技術、新設備隨之不斷更新,一般的簡單技術操作根本無法跟上科學發展的節奏,沒有工程技術人才就無法實現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變。因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重視對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
3.2 對現有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
鑒于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短缺的現狀,廣播電視行業要充分利用現有人才,對現有的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以彌補理論和技術上的不足。要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對在崗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批、分層次培訓。可以通過單位內部高技能人才自己培訓、聘請外來專家進行授課、進行網絡遠程教育教學、同系統內部互相學習等方式,既要在技能方面創新培訓手段,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又要在理論方面講解廣播電視工程最前沿的知識,使工程技術人員得到最先進的信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提高工程技術人員在平時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引進高技能人才
廣播電視行業除了現有工程技術人才不足、管理人才占比過多等問題之外,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高學歷、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所占比重太低。因此,廣播電視行業要積極引進高技能人才,提高自我創新能力。要拓寬工作思路,創新人才的引進方式,優化人才落地環境,加大人才投入,不僅能夠將人才“請進來”,還要能使人才“留得住”,從而提升行業競爭力。
3.4 依托高校培育后備人才
高校作為人才培育的基地,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上,高校責無旁貸。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廣播電視工程專業存在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課程體系不夠健全,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所需的課程開設相對于實踐來說非常滯后,授課方式還是以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等問題。通過這種傳統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對于崗位工作不能及時上手。
高校應該轉變教育模式,不斷完善廣播電視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在注重理論基礎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培養綜合能力。高校要積極與廣播電視行業及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建設學生實訓基地,產學研相結合,研發一些合作項目,將知識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實踐鍛煉,能夠使大學生畢業后可以迅速掌握工作技巧,扎實專業知識,成為廣播電視行業堅實的后備力量。
3.5 建立健全人才使用和激勵機制
一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要加大對工程技術人才隊伍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既要引進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又要不唯學歷、注重實際,引進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還要留住優秀的實習人才作為儲備力量。建立人才評價體系,規范人才考核標準,形成科學用人的機制。二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要在薪酬福利、獎金、晉升機會等方面形成相應的保障措施,通過崗位工資、績效工資等方式體現多勞多得,不勞不得,激發工程技術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要對有突出貢獻的工程技術人才進行獎勵,從而真正能夠使高技能人才不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質上得到鼓勵,得到普遍的社會認同,提升工程技術人員在社會上的地位,實現自我價值,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能夠留住人才,形成公平、公開、公正的人才發展環境,促進廣播電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4 結論
綜上,新時代的發展,對廣播電視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播電視行業必須不斷突破、砥礪前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廣播電視行業要發展,離不開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只有符合當前時代發展需求,大力培養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助其迅速成長,才能緩解廣播電視行業人才壓力,形成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激發廣播電視行業創新發展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段永良,何光威,周洪萍.關于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有線電視,2011(10):1144-1147.
[2]謝俊聰.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