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語習得,實際上,就是如何將語言單位科學地輸入,并且使習得者將語言有效輸出。近年來,預制語塊在語言學方面的發展突飛猛進,引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Becker認為,詞匯組塊就是以整體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的一串詞,可以整體或稍作改動后作為預制組塊供學習者使用。本文在介紹了預制語塊的基礎上對高中詞匯教學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預制語塊;詞匯法;高中教學
一、 引言
Lewis曾提出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匯,并不是詞匯化的語法,詞匯才是外語學習的中心。Wilkin曾說過,只要有詞匯,即使沒有語法,也可以進行語言表達,但是如果沒有詞匯只有語法,語言是無法被表達的。由此可見,詞匯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是學習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而預制語塊則是詞匯學習的關鍵,并且已經受到語言學家的充分重視。
二、 預制語塊
預制語塊,是一種介于詞匯與語法之間的語言結構。通常由多個單詞組成,具有一定的語用功能。曾有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用幾個單詞量的記憶單位來記憶單詞,這種記憶單位被稱為詞塊。后由Becker 提出預制語塊的概念。近些年來,預制語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被普遍應用。心理語言學和結構語法學兩方面的研究學者都認為,將預制語塊應用于二語習得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語言輸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對語言進行語塊學習后,學生可惡根據他想要表達的信息,在大腦的詞匯數據庫中搜索預制語塊,然后通過語法知識對其進行語言加工,組成語句,流利地進行輸出表達。也就是說,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詞匯的記憶,不再是以單個的單詞進行儲存,而是以詞塊為記憶單位,來實現語言表達。
將單詞的形式,意義和功能有效地連接在一起,形成預制語塊。其通常由幾個單位構成,但是卻包含更多更重要的信息內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預制詞塊具有儲存、提取供學生使用的語用功能。同時,預制語塊介于詞匯與句子之間的語言結構,這就表示預制語塊的語用變化空間極大,可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起到重大作用,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極大的空間。
三、 詞匯法與語塊
詞匯教學法是邁克爾·劉易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所描述的外語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概念是,能夠理解和產生詞匯短語語塊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們被認為能夠察覺到語言(語法)的模式,并且當他們以這種方式被教導時,能夠有意義地使用這些單詞。
在詞匯教學中,教學著重于對話中經常出現的固定表達,而劉易斯聲稱,詞匯是話語中比單獨的短語和句子更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種方法中,詞匯的價值高于語法。在英語中,“塊”和“固定短語”的教學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外語或第二語言的教學方法,盡管這并不一定都是源于詞匯法。例如 “Rescue attempts are being hampered by bad weather”是一個語塊,也基本是一個固定詞組。它是由“rescue+ attempt”“rescue attempt+ hampered”“hampered+ by”“hampered by+ bad weather”組成的。在教學中,一個簡單的活動就是要結合詞匯的方法,鼓勵學習者在他們閱讀的文本中識別并記錄詞匯塊和固定詞組。相較于傳統教學來說,語塊“雨露均沾”,對語法、詞匯均足夠重視。傳統教學方法兩極分化,顧此失彼。而語塊則統籌兼顧,將語法與詞匯統一結合在一起,既注重理論學習也注重實踐應用。在如今素質教育備受推崇的大背景下,語塊教學是未來外語教學的必然趨勢。
四、 如何在詞匯教學中應用語塊教學
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語塊教學首先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過度重視語法教學的誤區。而且教師應保證自己對語塊教學的相關知識的了解,確保自己真正完全地理解了語塊教學的所有知識后才能引導學生學習語塊。在引導學生學習語塊時,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辨識語塊,語法學習盡量延后,這樣學生才會充滿積極性。在學生進行詞匯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新課的陌生詞匯以詞塊的形式總結下來并打印出來發給學生們。讓學生在學習新課前先了解語塊,并在課本中找到語塊在課文中的應用,確保學生在上課時不會對老師提問的語塊知識感到陌生,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例如,在講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一單元時,可以給學生總結以下語塊:“take place,in memory of,dress up,play a trick on,look forward to,turn up,keep ones word,hold ones breath,set off,mean doing sth,mean to do sth,had meant to do sth,meant for,starve to death,die of starvation,starve for sth,have belief in sth/sb,in the belief that...,it is my belief that”。學生經過在課前預習教師為其總結的語塊后,在學習新課時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大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隨之提升。
除了教師為學生總結詞塊外,同時也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預習新課發現語塊。在學生適應語塊知識后,教師應當適當地減少為學生總結的語塊數量,培養學生自主識別語塊的能力,教師在此時應主要發揮引導答疑作用,在課前歸納一些比較難識別的語塊,在上課時通過提問或者討論來對學生尋找的語塊知識進行補充。例如在講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六單元時,教師可將以下語塊作為本單元語塊難點:“have/get/gain/obtain access to,be accessible to,be desighned for.../be designed to do sth,by design,concentrate ones mind,consist in,might as well,when it comes to...,by comparison in/with”。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滿足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歌曲是詞匯的重要來源,尤其是常用的半固定詞組,當把歌詞用作聽力練習時,歌詞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詞匯塊上,而不是單個單詞上。例如,I Will-The Beatles,“Love you forever and forever,Love you[with all my]heart.Love you[whenever were together]Love you[when were apart]”。所以在進行聽力練習時可以多將音樂作為聽力材料。
五、 總結
語塊教學隨著時代的發展愈發成為外語教學工作者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語塊能力是評量語言學習者語言綜合使用能力的關鍵。語塊教學對我國外語教學中存在的“啞巴英語”問題有明顯的效果,逐漸地成為我國外語教育事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可語塊教學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的實施方法還需要相關人員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姚斌.問題誘因對譯員同傳表現的影響——基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實證研究[J].中國科技翻譯,2013(02).
[2]楊曉軍,譚福華.基于語料庫的英語重復手段的評價功能研究——以美國總統就職演說辭為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02).
[3]潘琪.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口語語用標記語使用特征研究——基于SECOPETS語料庫的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03).
作者簡介:
劉艷玲,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