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摘要: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使得現在的大學生對信息的認識越來越多元化,從而對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新形勢下,怎樣加強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高等院校所面臨的共同難題。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需要更加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充分掌握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前提下,讓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樹立的更加正確。本文首先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內涵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完善教育運行機制以及輔導員教育方式的創新等多種策略研究了新形勢下加強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在高等院校中,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與管理者。作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是高校大學生即將進入社會人生價值觀念的導師。在大學生活期間,輔導員既要做良師也要做益友,在多種角色的扮演下,使得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極大挑戰。盡管我國針對高等院校采取了相應的策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然而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在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必須在教學實踐的摸索中讓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增強現代化的教育工作理念,從而培養出符合高校與社會需求的新時代大學生。
1、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內涵
在高等院校中,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但體現在外在方面,也是內在的有效。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養與政治覺悟,并且能夠提升其道德行為規范,從中可以看出覺悟是內在的有效,而行為是外在的有效。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還體現在社會與個人的效益上面,這是由于大學生是思政教育的個體對象,同時又對社會與家庭產生一定的影響[1]。另外,將低成本與社會高效益進行相互結合也是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體現。這就要求輔導員能夠充分關注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思想動態,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采取有效辦法進行督促與引導,將矛盾與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除此之外,在高校分配思政教育的資源與人員方面,要遵循用最少的資源,讓思政教育取得最大的成果。
2、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思政教育的整體環境不樂觀
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追求自由與利益的欲望越來越強烈,由此而形成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自由主義等極端負面思想使得大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嚴重的侵蝕[2]。并且當前的社會不良風氣非常多,極端個人主義更是蔓延至深,還有封建迷信加上假冒偽劣產品,人們道德水平的降低等,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就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也在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目前使用計算機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由于網絡中的很多信息都是大學生主動接受的,因此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有著深刻的影響。從網絡中獲取的西方文化思想不符合我國社會的意識形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
2.2思政教育工作的運行機制存在缺陷
一方面,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在各大高校中推行學分制和自主選課的模式,放棄了傳統的教育模式。由于高等教育越來越普遍,各大高校招收了大量的學生,也加重了輔導員的工作,工作量的增加導致了輔導員的工作權力與內容很不相符。例如考試報名、學生選課以及收取學費等一些不是輔導員責任的工作也由其完成,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力度,嚴重影響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3]。另一方面,當前高校沒有建立輔導員隊伍,輔導員數量的缺乏再加上沒有專門的部門機構,使得輔導員的工作重心不明確,學校往往會將一些優秀的輔導員調入別的教學崗位,也阻礙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2.3教學方式與教育內容落后
一方面,輔導員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高校思政的教育工作其實就是與大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的過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然而現在的輔導員仍然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溝通,無法提升學生的興趣,就不能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思想教育,也不利于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當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內容依然是傳統的思想教育[4]。但是這些思想已經不符合現代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理論大于實踐,使得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很容易產生逆反情緒,從而對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3、新形勢下加強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3.1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的行為和思想會對大學生造成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輔導員在思想覺悟與政治立場上要有非常堅定的信念,維護黨與國家的相關政策實施,以身作則遵守職業道德,潛移默化的感染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5]。高校輔導員還需充分了解大學生,及時溝通并做好教學計劃。
3.2完善輔導員教育運行機制
為了能夠及時發現大學生的問題并進行解決,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預警機制非常必要。在此機制下,高校輔導員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并分析采取有效的策略幫助學生舒解困惑與壓力。另外,高校要能夠建立輔導員思政教育的合力機制,各部門之間協調工作,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3.3創新輔導員教育方式
基于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必須采取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用現代化的滲透式教育代替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滲透式教育方式是將教學的內容與管理、服務以及教學過程進行有效融合,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幫助其設立正確的人生觀,并進行不斷深入強化[6]。另外,高校輔導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來獲取新資訊,及時了解形勢的變化,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結語:
總之,在新形勢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內涵,分析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策略進行解決。然后從輔導員的自身出發,重視高校輔導員的培養,關注輔導員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建立有效的輔導員教育運行機制,并改變輔導員的教育方式,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最終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李冬琪,袁波,王艷.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創新研究[J].科技風,2018(08)170+172.
[2]王永豐,趙春莉.淺談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創新[J].好家長,2017(75)252.
[3]紀晨.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31)43.
[4]汪春泉.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路徑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9)265-266.
[5]趙雪.綜述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J].科技展望,2016,26(01)289.
[6]肖鵬.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因素及解決途徑[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5,36(06)134-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