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瑛
摘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作為直接和企業對接的二級學院,在教學管理中存在評價體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設不健全等問題,應以組織建設、教學質量、深度合作三個板塊作為一級評價指標,逐步完善二級學院考核評價體系。
關鍵詞:校企合作;評價體系;二級學院
為更好促進產教融合,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完善校企合作過程中的考核評價體系已成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直接和企業對接的二級學院,如何引導二級學院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更好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亦是國內各大高職院校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二級學院管理自主權力不充分
當前高職院校,學校在管理中處于領導核心地位,二級學院主要扮演決策執行者的角色,教學實踐中自主性不足,學校項目流程繁瑣,二級學院在教學管理中往往無法及時的反饋與跟進。
(二)二級學院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
二級學院考核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導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無法及時反饋教學問題,在教學考評中,激勵制度不足也制約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二級學院信息化建設不健全
國家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投入總體而言低于本科院校,經費的制約,教務信息系統的相對落后,信息化設備不健全深刻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接受程度,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二級學院評價體系主要考核內容
總的來看,二級學院考核評價系統可分為組織建設、教學質量、深度合作3個模塊,各模塊的功能互相支撐,構成一個完整的評價系統。
(一)組織建設模塊
組織建設是其評價的關鍵,對確定獲得數據途徑、范圍和擬定個性化評價工作方案有重要作用,其中組織領導建設方面,各二級學院應將校企合作作為凸現高職教育特色和水平的根本途徑,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組,由一名校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備一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認真制定年度校企合作工作計劃,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有計劃、有總結,保障校企合作工作順利開展。在工作機制建設這塊,各二級學院要對校企合作工作進行長遠規劃,并按年度實施,不斷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的內涵,與企業建立溝通、合作平臺,定期召開校企合作工作會議,落實有關管理體制,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質量模塊。高職教育既要滿足基本的通識教育的需求,也要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企業有必要通過共同開發課程教材、教師與工程師互聘、產學研結合等途徑參與向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傳授。
校企應共同開發課程及教材。二級學院各專業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應與合作企業的崗位密切相關,校企共同開發相關課程,共同編寫教材或企業項目案例。具體考核指標涵蓋共同開發課程的數量及質量,共同開發校本教材的數量及質量等。
(三)深度合作模塊。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政府不斷提出要轉變辦學機制,實行開放辦學,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爭取企業資源。高職院校可引導合作企業在二級學院設立獎助學金,捐贈先進的實訓、實驗設備,管理、學習軟件等,逐步實現企業資源與學院資源共管共享。
三、構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措施
1、確定二級學院校企合作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二級學院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性地位,設定3個一級指標:校企合作管理、校企合作單位、校企合作成效,其中二級指標20個,三級指標22個,三級指標作為細化內容,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具體如表1所示。
校企合作評價成效中,主要包含學生評價和企業評價兩大部分,可采取抽樣調查法、一對一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二級學院校企合作應進行季度評價和年度評價,年度評價在年終進行,采用綜合計分,即自評得分40%和考核得分60%之和為二級學院校企合作年度總評得分,一般得分在85分以上視為優秀。
表1高職院校二級學院校企合作評價指標體系
2、明確二級學院考核評價體系的評價主體。
(1)校內評價。高職校內的評價主體一般由五部分組成,即:學校評價、教學督導評價、系部評價、教師互評和學生評價。學校評價是指學校領導不定期地參與到各級單位教學評價過程;教學督導評價是指學校教學督導組對全校教師開展的常規教學檢查、聽課;系部評價是指由系部主任及課程組長對所轄教師教學情況的督導和評價;教師互評是指通過教師之間的聽課、座談等形式,對本教研室教師進行相互評價;學生評價主要通過召開座談會及網上評教等途徑,對任課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學紀律、教學水平等進行評價。
(2)校外評價。校外評價一般由企業、政府、社會三個層面構成。企業評價先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訂評價標準,再由企業的專家、兼職教師對實踐學生的技能掌握與職業道德等方面展開評價;政府評價是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學校進行的專業建設評估、人才培養評估以及實訓基地建設評估等;社會評價是指由社會第三方機構對校企共同培養的學生在就業率、職業對口率、后期發展情況等方面展開跟蹤評價,了解學生能否成為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能否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3、構建二級學院實踐教學成效分析系統。
良好的實踐教學成效是高質量高職實踐教學的最直觀的體現,也是評價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
具體措施如下:(1)檢查學生在校內外實訓基地實踐教學的實習報告,從而了解實踐教學是否真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家或地方社會培訓鑒定機構組織的職業資格證書、技能證書、技能鑒定等,從社會角度評價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3)依托技能大賽對學生職業能力進行測評,學校應依據實踐課程的內容設置相應的校級技能大賽項目,采用高質量的備賽訓練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1]何艷麗,付鴻.校企合作機制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3,30(4):90-93.
[2]張俊.校企合作背景下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教育與職業,2014,(6):35-36.
[3]安薪睿.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建設的質量評價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17(09):25-30.
[4]趙強.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二級學院考核評價體系探索[J].唯實(現代管理),2017(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