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強調課堂教學要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目標。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貫徹新課標理念,以人為本,創(chuàng)建自主合作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模式,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科目的魅力,進而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數(shù)學;自主合作;教學模式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探究空間,更為學生合作學習、不斷思考、充分交流、智慧碰撞與升華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我們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抓住數(shù)學教學的本質,積極構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高效課堂,要把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轉變?yōu)閷W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
一、 以人為本,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創(chuàng)建自主合作小學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前提是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基礎,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與分享來構建數(shù)學知識。我們教師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組間同質是為了便于小組間的公平競爭,組內異質是為了使得小組成員水平有一個坡度,進而使得他們能夠互相幫助,一起進步。而且分好組后,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進行調換的。因為同學之間的性格、習慣和脾氣秉性是需要慢慢磨合的。小組合作中,會出現(xiàn)意見分歧,會出現(xiàn)大家都想擔任某一職務,都不想接受一項分工的時候。如果一旦遇到矛盾,就重新分組,不僅會降低小組合作的實效性,還會影響學生良好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我們教師在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時,要做足功課,要在充分了解學生認知基礎,性格習慣,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
分好組后,教師要引導小組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如小組學生以投票的方式選舉出小組長,選舉出負責監(jiān)督小組紀律的學生,選舉出負責記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的學生,等等。這樣便于教師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后,學生們能盡快地投入到任務的合作探究中。
二、 以人為本,選擇適合合作學習的數(shù)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是需要通過合作學習的,有些知識點是學生們經過自己的思考就能理解的,我們教師是不能為了應用合作學習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應選擇一些具有一定難度,學生自主理解有一定困難的學習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與探究。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圓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面積公式,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在探索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時,學生需要運用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將圓形轉化成長方形,通過圓形與長方形的轉化對比,結合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得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時,圖形的轉化,轉化后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教學重點與難點,學生一人探索的話會遇到較多的困難,因此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索。學生們互相交流要將圓形劃分成32部分還是16部分,然后在進行怎樣的拼接,拼接形成的新圖形像什么,面積之間又怎樣的關系,這一關系適合所有的圓形與新圖形嗎?人多力量大,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轉化這一數(shù)學思想就會深入每個學生的腦海中。
當學生明白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之后,就能進行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計算了,這時候也就沒有必要再進行合作學習了。因此合作學習內容適用于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還適用于課外實踐探究活動,教師要有選擇地應用,從而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價值。
三、 以人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小組競賽
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一模式成為一種固定化的模式,那么就會有渾水摸魚的學生,他們沒有自己的思考與見解,只是被動地等待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結論,以小組的成就與結論作為自己的成就與結論,等到真正需要自主解決問題時,依然是一籌莫展。為了有效避免以上情況,充分調動起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認真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教師不妨設計一些小組競賽,將學生的個人表現(xiàn)與小組綜合表現(xiàn)結合起來。例如在教學百分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的互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假設一個小組有6個學生,那么就是學生1說小數(shù),學生2說這個小數(shù)的分數(shù),學生3說這個小數(shù)的百分數(shù),學生4重新說一個小數(shù),學生5和學生6依次接上。哪一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說出的組合最多,正確率最高,哪一小組獲勝。學生們?yōu)榱诵〗M榮譽,為了自己不給小組拖后腿,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總而言之,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以生為本,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要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選擇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并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倩.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理解與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
[2]劉芳.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數(shù)學微課設計策略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作者簡介:吳顏英,廣東省珠海市,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第十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