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問題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方法創新的一種重要模式,能夠很好地適應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發展階段特點,在刺激小學生學習探究興趣、誘發思維積極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教學課堂;創建問題情境;課堂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設置問題情境,是對小學生數學知識技能、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的重要教學活動。新時期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更加多元、要求更高,需要從全面培養小學生能力的基礎上出發,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創新。
一、 數學教師要結合社會調查創設問題情境
1. 小學生接觸數學的學習時間尚短,僅僅以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基本上都是在教室內完成的,但是為了激發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們要打破這個桎梏,應該適當的開展一些社會調查來創設問題情境,以此接近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促使小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熱愛數學。
2. 一切學生的思維活動都是由問題開始的,問題能使學生產生困惑,產生不滿足感。好的問題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力,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做法,巧妙創設“問題情境”,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 最大限度彰顯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價值
1.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改要求下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要做到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把學生引入到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去,自然地生發學習需求。
2. 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讓學生在經歷和體驗中感知、學習數學,而不是直接獲得結論。
3. 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創設情境,促進知識點的聯系,強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正確引導學生科學地思考問題,高效尋找解題途徑。促進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避免傳統數學教學中只重知識技能,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三、 引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激起學生數學興趣
1.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帶著十分強烈的求知欲望去學習,讓學生樂于學習數學、喜歡動手操作。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進行課外的拓展與延伸,給學生講一些典型的事例以及與數學有關的小故事,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簡便運算之前,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下數學王子高斯小時候的事情“高斯是一名偉大的數學家,他小時候,數學老師布置了十分復雜的數學題:1+2+3+4+…+100,高斯用很短的時間便做出來了”,從而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能夠靈活地運用好每一個公式、定律,不斷地對數學計算題進行鉆研,提高計算能力。
2. 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與認知,幫助學生搭建起一種思維活動的支架,這種情境應該是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符合小學生思維發展以及他們意識層面的情景,這樣學生才更容易接受,才會覺得學習更有趣味性。不同年級學生對情境的關注點也不同,一般來說低年級的學生喜歡“寓教于樂”,高年級的學生則更喜歡關心周圍發生的事情。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時候,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甲和乙兩杯水,水杯的容量相同,水杯中的水量也相同。在甲杯中加入半勺糖,在乙杯中加入同樣的一勺糖,問哪杯水會更甜?”這時可以實際拿出杯子、水、糖給學生進行演示之后,讓學生嘗一嘗,最后得出結論,即對于相同的水量,放糖多的水更甜。這樣的問題情境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容易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不斷積累生活經驗,擴充知識范圍,提高個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要使數學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選擇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的、基于小學生日常生活實踐的、具有多元化和趣味性的教學素材,可以是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問題情境設計素材,可以是從生動的童話故事中引出問題,也可以是從小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中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小學生感興趣的趣味問題情境,引導小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四、 教師課堂上要注重難題訓練準備,鼓勵學生迎接挑戰解決問題
1. 在當前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計算題中,往往也會出現一些難題以及簡答題,教師就可以在每節課堂訓練的時候,都能夠出一道類似的題型,鼓勵學生主動去迎接挑戰,戰勝困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概率問題是比較抽象的,在講“可能性”的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活動情境,讓學生掌握可能性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
2. 此外,教師人員也需注意,要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要想創設恰當、高效的數學課堂“問題情境”,還需要做好必要的前期準備,不僅要熟悉教材內容、編排意圖、學生認識水平以及基本的情況創設技巧(比如電腦操作、多媒體使用等),使數學課堂教學體現真實性和吸引力,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符合客觀現實,不能為教學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數學課堂問題情境的創設要體現數學與現實的一致,二者不可相悖。始終把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能力放在首位,緊扣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還要分清目的和手段。
3. 為達到學生獨立解決難題的水平,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小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數學教學的實用性。因此,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就要從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將數學教學活動與小學生的生活進行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素材的提煉,并且注重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引導小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學習。
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情境模式的應用,既是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課堂教學設計中,要基于教學實際和小學生實際,創設趣味性、實踐性和生活性的問題教學情境,刺激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尚穎.小學數學課堂中問題情境創設要聯系生活[J].吉林教育,2011(28):116.
作者簡介:張會影,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邢塘街道大王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