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傳統文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作用,探索了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以優化語文教學,增強文化教育功能。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學;滲透
傳統文化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對中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和高尚品質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初中學校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用,積極滲透傳統文化。并且,語文教學中講解傳統文化能夠突出語文課程性質、落實語文課程要求,促進學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初中語文教師積極探索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研究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不僅有利于豐富語文教學內涵,而且對傳承傳統文化意義深刻。
一、傳統文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作用
1.落實課程要求
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漢語言文字知識,使學生能夠運用漢語進行交流,還需要吸收借鑒優秀文化,提高學生的思想文化修養,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而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知識的學習,還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我國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進而提高學生思想文化修養。
2.突出課程性質
語文課程教學以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為基本目標,強調學生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進而實現學生的終身發展與全面發展。而從文化的角度來講,語文課程不僅體現了課程文化還體現了社會群體文化,要求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社會文化并積極適應社會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加強學生對社會文化的學習與適應。
3.傳承文化
語文教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能夠直接加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與了解,進而促進傳統文化傳承。具體來講,傳統文化是我國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文化價值較高,需要人們積極傳承。而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內容與價值,促進文化傳承。
4.促進學生發展
學生的發展是初中教育的最終目的,所有的教學工作都需要為學生發展服務。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加強學生對優秀文化的學習,強化優秀文化對學生的熏陶作用,進而提高學生品質。同時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另外,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由此可見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促進學生發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1.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在傳統文化滲透中發揮著重要的組織作用與指導作用,因此,初中學校應強調語文教師素質的提高。為此,初中學校應積極強化語文教師的情感,培養語文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使教師能夠帶動學生熱愛傳統文化。例如,語文教師應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背誦國學經典,不斷強化對傳統文化的情感與興趣。并且,語文教師應不斷豐富傳統文化知識,加強對傳統文化內容的學習,深入探究傳統文化,使語文教師能夠為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提供正確指導。
2.優化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因此,初中學校應不斷優化語文學習方法,優化傳統文化學習效果。為此,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傳授給學生科學的文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效率。并且,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針對性指導,增強學生傳統文化學習方法的科學性。
3.挖掘教材文化內涵
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因此,語文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具體來講,語文教師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探尋文化內涵,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找出語文教材知識中的文化內容,并對文化內容進行剖析和講解。并且,語文教師應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深入挖掘課外閱讀資料中的文化精髓,全面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料,為學生提供文化內涵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料,并強調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閱讀與學習。另外,語文教師應深入挖掘寫作材料中的傳統文化,從文化的角度對寫作材料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感受文化的溫度。為此,語文教師可以選擇傳統文化題材讓學生進行寫作,在寫作中滲透傳統文化。
4.開展文化活動
開展文化活動是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學校應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強化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具體來講,初中學校可以開展德育活動,使傳統文化成為德育活動的亮點,組織學生背誦國學經典,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并且,班主任應主動開展班級文化活動,將傳統文化作為班級文化活動的重要主題,將傳統文化與學生生活相聯系,開展以“孝”為主題的班級文化活動、以“愛國”為主題的班級文化活動、以“尊師”為主題的班級文化活動等。另外,語文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假期閱讀活動,為學生指定國學經典內容,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5.注重文化多樣性
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應重視文化的多樣性,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為此,語文教師應將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化思想相結合,促進傳統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不能為了傳承傳統文化而否定現代多樣化的文化,應尊重文化多樣性。同時,語文教師應培養在文化滲透過程中培養學生文化包容態度和文化尊重習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
6.確保傳統文化的科學性
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應確保傳統文化的科學性,積極傳承傳統文化精髓,剔除傳統文化中的不良文化,確保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的適應性。為此,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辨別能力,選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強化學生對優秀文化的學習,確保傳統文化滲透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探究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 李占強.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6(12)
[2]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 趙強國.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03)
作者簡介:范艷妮,女,1985年3月出生于寧夏海原,2007年畢業于寧夏大學教育科學院,本科。現任教于寧夏中衛市海原縣鄭旗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