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智 魏軼澤 許可
摘 要:國家一直在強調跨學科建設,并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培養跨學科人才也是大連科技學院(以下簡稱“我校”)造就人才的目的之一。以學習興趣為基礎,推廣跨學科課題小組的建立,是項目的主旨。利用App平臺發布課題、招募隊友,建立以課題為中心的學習團隊,以期能夠建設出與企業和公司對等的課題平臺與校企合作平臺。
關鍵詞:App平臺;課題;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校企合作是當今院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難以滿足經濟發展需求。促使校企之間信息平等對接和搭建實用型人才培養平臺是當代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應加強校內與企業的課題研究合作,提高學生就業率,設計出名為“幫e把”的校園課題小組招募平臺。
根據國家人社部統計,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95萬人,面對如此龐大的畢業人數,“史上最難的就業季”也隨之而來。雖然畢業生人數眾多,但仍然會出現很多畢業生無法就業、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員這樣的尷尬情況。面對現在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似乎不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培養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企業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實用型人才,而大多數畢業生只會紙上談兵,這就導致畢業生就業難或企業招不到人員。
目前,國內院校積極轉型,但是轉型期間方式各有不同,各高校對文化產品的重視程度和發展的成熟度也參差不齊。高校對學生培養的關注度以及對培養方式的多元化的認識依然不夠。相比國內,國外很多的大學實驗室是對外開放、鼓勵學生參與研究課題的,他們高度重視社會的科學技術發展,將課堂內容與社會的大背景結合起來,應對各種人才的需求。而國內的實驗室幾乎不對外開放,甚至也不對內開放,與實用型大學的轉型建設存在很大的矛盾。
了解現有的高校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現狀,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擬出一套合適的推廣方案。校園文化及畢業生校友信息交流平臺推廣設計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動力和直接體現,通過校園文化及畢業生校友信息交流平臺推廣設計,倡導校園文化的深入和發展推廣,為校友所取得的成就和對社會的貢獻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勤奮自強,同時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靠。多角度、深層次地探討校友文化及校園文化推廣設計的價值,對提升校園文化,傳承大學文化精神,擴大學校影響,增強學校凝聚力等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完善學院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通過學校教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法,促使教學教育改革的發展,為企業提供技術性人才做鋪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改變傳統聽說傳授方式,把學生和企業直接對接,完成實踐教學,由傳統的虛擬項目訓練變為實踐項目訓練,提高學生本身學習能力。平臺的建設與運行,平臺由學校與企業共同搭建,運營方式以企業為主體,以去學術化、強實踐性為運行標準,把學生實踐放在第一位。
通過平臺的投入使用,更多的企業與高校之間形成了緊密聯系的合作關系。隨著在校生的加入,不僅活躍了學術課題研究的氛圍,更使其能通過教師的指導、團隊的合作學習,真正地掌握實用技能。這種新的教育模式的改變,使高校更能適應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從而更好地發展下去。
學生以學習興趣為基礎,建立推廣跨學科課題小組的項目,對在校生的跨學科課題研究提供平臺及視覺推廣設計,以互助學習團隊為基準及系列推廣設計為主,以校園畢業生及校友信息收集、整理、推廣App為輔,利用App平臺發布課題、招募隊友,建立以課題為中心的學習團隊,能夠建設出與企業和公司對等的課題平臺。“幫e把”規范了校園文化推廣形式及完善了畢業生及校友信息,以一個創新的方式實現在校人才和企業互贏,為學校招生、就業等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
[1]謝元錫.大學生職業素質修養與就業指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李艷雙.專業對接產業人才服務企業[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