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志仙
摘要:在義務教育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師應將素質教育理念視為指導思想,用心做好閱讀教學工作,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出發,關注學生的發展動態,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及時引入一些趣味元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教育孩子讀書、讀好書,促使其階段性成長任務得以圓滿完成。以往的閱讀教學過于表面化、形式化,學生總是被動的完成各項任務,不會自主閱讀,不能獨立思考。鑒于此,教師就要重新確立教學目標,持續增加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優化最終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有效培養;策略研究;分析
引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小學教育領域不斷推進,語文教師們紛紛摒棄了傳統的教育觀念,更換了課堂的教學模式,希望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來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閱讀教學更具實效性、先進性、綜合性特征,從而助推著基礎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起來。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要把課堂真正的歸還于學生,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傳授學生閱讀技巧,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因為小學生自主的閱讀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所以教師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才行。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布置下什么樣的任務,學生就會給出什么樣的表現,學生總是以被動的方式參與學習活動,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自然不夠深入,閱讀積極性不高,創新能力的培養難度很大。這都是由于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想法引起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看清了學生自主閱讀的重要性,教學不再“灌輸”與“填鴨”,營造著良好的閱讀氛圍,打造了優質的互動平臺,目的是指導學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自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也使學生有機會去證明自己,真正體會到快樂閱讀的樂趣,閱讀水平有所提高,閱讀能力得到發展[1]。如在進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自由朗讀或者與同桌分工朗讀的方式進行閱讀,并在朗讀完畢后說出自己的感想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信息分享,對講述效果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并要求大家向其進行學習,提高學生進行閱讀的積極性。
二、加強語文詞句訓練
要想切實提升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理解能力,首先,教師要為其打下良好的基礎。一篇完整的文章離不開詞、句,一篇文章需要數個段落組成,而段落也需要句子來構成,句子再細分,可以落在詞這個單位上[2]。所以,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就是詞句教學。在具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句子組成的方式方法,讓他們理解如何用詞句表達出最理想的效果,這樣在閱讀文章時,才能夠將其中的情感準確的體會出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無論是一段話還是一篇文章,教師都不能敷衍了事,不要讓學生簡單地讀幾遍就完事,要根據知識點內容布置下去具體的作業,讓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去閱讀。進而起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如講授《草原》這一篇課文時,教師要考慮到文章對草原秀麗風光的描寫,以及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時那種欣喜之情,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巧設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進一步體會其中的情感,對文章達到深層次的理解。
三、善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的存在,可以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信息的媒介,利用這個媒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對教學的疑難點進行突破,另一方面可以占領情感的領地,引導學生提升關注力,為閱讀能力的培養打好基礎。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會受到年齡及生活經驗等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他們的語言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較薄弱,特別是在一些抽象的文言文當中,他們的理解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使一些抽象化的內容更加具體化,并且使得靜態的教學內容呈現為動態的發展模式,化虛為實,把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充分地進行動態的呈現,在吸引學生關注的同時,巧妙地對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突破,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并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如在《黃山奇石》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工具,對黃山美輪美奐的景色和畫面進行展現,讓學生對其中的奇妙景色進行欣賞。在這樣的欣賞中,學生會自主地發出自己的感嘆,從而體會到黃山的壯麗和美妙,在增強他們愛國情感的同時也突破了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最終也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使閱讀教學的效果更加突出。
四、運用不同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也不單單只可以使用傳統的口頭授課,教師完全可以在這基礎上為學生們創設更多有意思的學習情境[3]。如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一些在雪地中繪畫的動物圖案給學生們猜測,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能夠集中精神參與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訓練中,接著教師便可以對此展開拓展,將學生引導進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達到提高小學閱讀課堂學習效率的良好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直觀、形象地掌握閱讀內容,以此使學生更加正確地分析出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課外閱讀加強指導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還需要語文老師對學生的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加強重視,指導和鼓勵學生合理地進行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和范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課外閱讀的過程里對文學作品進行有效的閱讀,提升學生自身的閱讀寫作能力,讓學生選擇和教材有關的課外文學作品進行閱讀,使學生對同一種類型的文學作品進行學習,對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從中豐富自身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使學生能夠鞏固好閱讀的知識,要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閱讀的效率。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要,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品質,陶冶情操,提高寫作水平,培養審美能力,使感情更加細膩豐富。要嚴格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貫徹其理念并執行,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能取得巨大的進步,為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傳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1)117-118.
[2]李梅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5(10)44-45.
[3]王月華.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7(6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