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積累了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智慧和精髓,也是華夏兒女的驕傲與榮耀。語文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承載體,承載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搖籃。本文結合作者多年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驗,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為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思想教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和延續的基礎,更是一個國家繁榮的基石。語文課程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肩負著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任務。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和“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從這可以看出,傳統文化教育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習優良傳統將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當我們在學習柳宗元的《江雪》時,就好像我們看到一位老人獨自在寒江船上釣魚的情景,他白發蒼蒼,超然世外,雖然經歷了兩度被貶,但并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以一種曠達超脫的心態來面對人生。柳宗元筆下的漁翁,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環境中,對寒冷和孤獨沒有妥協和讓步,仍然坐在一艘孤獨的船上,驕傲地在寒江上航行。就像柳宗元自己,不屈服于人生的挫折,無畏于失敗,不向惡勢力低頭。從這首詩中,我們教給學生如何應對逆境和挫折,并有勇氣去接受它,建立堅定的前進信念。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文化水平、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我們的優良傳統具有崇尚道德、重視智力,注重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以及培育人文素養的理念。這些觀念在新時期小學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小學階段是人生思想意識和文化積淀最重要的時期。優良傳統的滲透對提高他們的修養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教學于謙的詩《石灰吟》中,作者借助石灰來表達他的無私和無畏精神。他不惜粉身碎骨,仍然堅持真理。于謙的一生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不畏權貴。盡管他被權貴所打壓,但從不屈服于此。他的精神和性格通過詩歌影響后人,使學生對正義與廉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法
(一)優化教學策略,誦讀語文經典
大量教育實踐經驗證明,朗讀背誦是語文學習中行之有效的學習手段之一。世界上最聰明的猶太人從小就培養孩子接受文字和朗讀的習慣,不管孩子對所讀的文字是否理解,要進行反復不斷的背誦和學習。我國傳統文化著作經典多數比較工整押韻,朗讀結構感很強,非常適合朗讀背誦。從小培養孩子朗讀背誦經典的習慣,不僅有助于開發幼兒智力,而且能夠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民族文明。然而,中華民族的文化典籍浩如煙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層次、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應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接受能力,從容易到難,規劃不同年級的閱讀。例如低年級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讀《詠鵝》《鋤禾》《靜夜思》等經典詩歌;中高年級學生可以安排閱讀一些節奏較長的詩歌,如《詩經》《論語》里面的名言名句。在安排課時時可以一星期一節,宜精不宜多,要讓學生達到熟讀背誦的程度。也許孩子暫時無法理解內容的語言意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寫的那一章將融入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從而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本質。
(二)整合課本資源,挖掘傳統文化價值
目前,我們的教科書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的內容,可供選擇的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挖掘文本的傳統文化內涵,為學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傳統文化教育。例如“部編本”《語文》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就講述了大禹治水造福人民的故事。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傳統的文化思想和道德價值觀。如果教師能巧妙地引用和充實這些文本,就一定是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大好機會。這些故事和其他相關故事反映了傳統的文化情感和精神魅力,必將深刻地影響學生的內心感受,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并將其嵌入到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中。
(三)利用各類語文活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語文課外活動是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途徑之一,也是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的途徑之一。行為習慣需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訓練。例如在閱讀課教學時,我選了一個題目“我喜歡看書”,并要求學生進行小組交流。之后,我在全班舉行了讀書報告會,小組進行了評價。這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而且也使學生受到課外書人物積極言行的影響。一個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各種課外活動。只有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才能使文學教育恢復活力。因此,在課堂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后放松身心,還可以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專業。這是培養學生素質的捷徑。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能夠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經典,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當不斷引用古詩文、古詩詞來讓學生進行朗讀背誦,不斷積累傳統文化知識,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慧.論小學語文中華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課堂教學相結合[J].中國西部,2017(7).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