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峰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國務院和教育部共同推行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是校企聯合辦學的一種形式?,F代學徒制能解決人才需求側和供給側矛盾問題,即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招工及用人不對接的社會矛盾。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校企聯合辦學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是學校的職業教育與企業的崗位技能培訓的有機結合,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F代學徒制能有效促進職業教育,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合適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1)在制訂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要充分了解企業的生產情況,使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高度融合與無縫連接。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要將學校的教學進度計劃與生產實際情況有機融合。
(2)具體制訂現代學徒人才制培養方案時,第一學年主要以學習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程為主,同時企業文化宣傳教育也要深入到課堂中來,使學徒制學生既能學到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對試點企業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第二學年主要以學習專業核心課程為主,同時交替到企業進行專項技術技能訓練,實現理論到實踐、理論與實踐互相交替的教學方式。第三學年主要以在企業進行崗位能力鍛煉為主,采取在企業進行頂崗學徒的方式學習崗位技能。
(3)充分體現學校和企業都是育人的主體,都承擔教育培養學生成才的責任。在制訂和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之間要協調一致,共同制訂和修改人才培養方案。方案以培養學生成才為核心,實現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互利共贏。
(1)學校的專業教師首先要提高認識,客觀地評估自身知識、專業技能的優缺點。高職院校在現代學制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要制訂相關政策,鼓勵教師主動去試點企業進行調研,主動了解企業的生產與產品情況。
(2)選聘企業師傅(兼職教師)時應設定相應的任職條件。例如,企業師傅(兼職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道德素養,應具有三年以上相應崗位的工作經歷,是企業骨干人員或者技術能手及工匠專家。
(3)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要各自發揮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結成互助對子,共同對課程建設進行開發研討。同時要減少企業師傅的生產任務工作量,把指導學生(學徒)工作作為其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建立三方協同育人及管理機制,在專業教師、企業導師(師傅)、班主任共同努力下,培養學生(學徒)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思想政治素養。調動各方積極性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教育、管理,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經常找學生溝通,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現代學徒制對學生的好處。在學徒制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身份在“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之間不斷轉換。這樣就需要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身份變化,并逐步消除學生對身份轉換的不適應。學生在企業培訓、頂崗實習期間,應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和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注重細節,提高產品質量,尤其要注重安全文明生產教育。
高職院校建立現代學徒制試點,深入推進了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為職業教育探索實踐出了新方向。學生參加現代學徒制的聯合培養不但減輕了家庭經濟壓力,而且能大幅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水平,很好地鍛煉了社會適應性,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學生增強了實現自身價值的信心,提高了自身職業生涯發展的速度,實現了畢業就上崗的無縫連接。
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有效解決了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短板問題,解決了企業選用、培育技能型人才的現實問題,解決了學生在畢業與就業上的無縫連接問題?,F代學徒制有效解決了人才需求側和供給側的矛盾問題,緩解了就業結構性矛盾,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專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施晶暉,余沫汐.現代學徒制與職教師資隊伍建設[J].現代企業教育,2013(22).
[2]朱志紅.高職教育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探索[J].科技創業月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