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學生畢業數量逐年增多,就業形勢日漸嚴峻,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了社會的關注焦點,而獨立學院學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嚴重。針對目前獨立學院學生的就業情況,文章簡述了獨立學院學生就業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針對措施,以增強獨立學院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關鍵詞:獨立學院;職業素養;大學生;培養策略
隨著高等院校的擴招和高校教育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展。因此,我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連年增加。[1]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高校畢業生在2011年的有660萬,到2014年高校畢業生已經達到727萬,三年間的增幅達到10%以上。而到了2018年,今年根據教育部的預計,高校的畢業生將會達到820萬,增幅相較于2014年激增到12%。在如此眾多的高校畢業生中,獨立院校的畢業生占到相當大的比例。但是在經濟低迷,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在應聘時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和困境,因此,獨立學院應該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這對提升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力至關重要。
一、獨立學院就業現狀問題分析
獨立學院學生相較于其他公立大學基礎較差,在目前情況下,獨立學院的就業存在諸多問題,就業率較低。筆者從學院和學生兩個方面對獨立學院的就業現狀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學院方面的就業現狀問題
學校因素是學生能否就業的關鍵因素之一。對于現在的獨立學院來說,學院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問題:首先,我國開辦獨立學院的時間較短,社會對獨立學院的認可度不高。我國的獨立學院于1999年開辦,在近20年的發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因此,獨立學院與公里大學相比,學生綜合素質仍然存在差距,社會對獨立學院的認可度不高。其次,獨立學院的就業體系不健全,就業指導工作滯后。獨立學院的就業體系起步較晚,并且沒有其他的學院就業體系進行參考,因此,獨立學院的就業體系是近些年摸索建立的。但是獨立學院的就業定位處于比較特殊的位置,它介于公辦高等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之間,這個界限非常的模糊,因此,獨立學院沒有明確的就業指導,而且也沒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時也缺乏經驗豐富的就業指導人員。在這樣的情況下,獨立學院的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就業競爭中處于什么位置,自己應該去應聘什么樣的崗位。這就導致獨立學院的學生就業率低下。
(二)學生自身方面就業現狀問題
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是能否就業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現在獨立學院學生自身存在不少的問題:[2]首先,獨立學院學生職業規劃能力較差,自我定位不準確。獨立學院的學生對于未來的就業期望值較高,大多數學生有高昂的就業情緒,但是他們對自己的愛好、特長及不足沒有充分的了解,不知道自己未來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職業,沒有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進行理性思考,沒有職業規劃,因此他們容易產生職業判斷的偏差,對自己的職業定位不準確。其次,心理素質不高,社會適應能力有所欠缺。獨立學院學生在面對就業時,如果崗位的環境不符合他們自身的期望,他們會出現難以適應、退縮以及消極被動的等待的反應,這表明他們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弱,心理素質還有待提高。最后,綜合能力較低,崗位勝任能力不足。獨立學院的學生在校期間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考證、考試、英語四、六級等方面,而對用人單位工作要求的團結協作和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重視程度并不太高,造成學生對相應崗位不能做到快速適應。
二、獨立學院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策略
隨著現在的人才市場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獨立學院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就業為導向設置專業
合理的專業設置要以就業為導向:首先,學院的專業設置要根據經濟發展需求來進行設置,不要盲目的以母體學院的專業設置為標準來設置本校的專業。[3]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影響巨大,在設置專業時要根據人力資源市場和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來進行。其次,專業設置要有前瞻性。專業的設置不僅要根據實際的經濟發展情況和人才需求來設置,還需要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就業形勢進行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來設置專業。學院可以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和未來發展規劃,深入了解為未來的人才市場需求來提前進行專業設置,培養學生相應的職業技能。
(二)以提升就業率為核心改革課程體系
就業率是衡量一個學校綜合能力的標準,高就業率能說明一個學校的學生職業素養普遍較高。學校的課程體系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低有重要影響,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影響更大。因此,改革課程體系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首先,可以根據市場的就業行情來調整專業課程內容。在調整課程內容時,要本著“知識夠用,應用為先”的原則,將理論課程內容和實際實踐相結合,不只是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還要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要更新課本的內容。課本中的內容要及時進行更新,內容要能跟上社會發展需要,避免出現課本內容出現老、舊及不適應新時代的現象發生。
(三)培養學生職業道德
學生是否具有職業道德將會對學生未來就業產生巨大的影響。獨立學院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規劃能力等方面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首先,學院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職業道德的普及。在課堂上進行專業知識教授時,可以將職業道德的相關知識進行穿插,加強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理解。其次,學院可以通過定期舉辦一些關于職業道德的宣傳或者實踐活動,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來普及職業道德在未來就業中的重要性,切身體會職業道德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張潔.淺析獨立學院應用型專業職業素養培養途徑[A].旭日華夏(北京)國際科學技術研究院,2016:1.
[2]趙艷,金浩.獨立學院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方法與路徑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45):168-169.
[3]張耀珍,王志軍.基于市場需求的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5,35(09):50-52.
作者簡介:戶廷勇(1983—),男,漢族,江蘇興化人,碩士,講師,創新創業與就業辦公室,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就業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