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是作文起步階段的訓練,有了良好的看圖寫話教學訓練,就會給隨后的作文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對于學生今后的整體語文素養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看圖寫話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過程,要靠長期的積累,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有效性指導,為學生創造各種各樣的途徑,幫他們入門,提高他們看圖寫話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學;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一、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存在的問題
1.看不懂圖的意思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處于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占絕對優勢的年齡階段,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較弱。當教師讓其看圖寫話時,有一小部分學生在觀察一幅圖后,不知道觀察什么,也不知道從哪兒觀察,沒有目的與順序,且觀察往往不夠細致,不能發現或抓不到圖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看不懂圖本身的意思。即使是觀察到圖中的一些人、物、事等信息,但不懂得將這些信息聯系起來,不理解圖畫本身所表達的意蘊。
2.說寫表達不到位
低年級小學生缺少對自身體驗與經歷的表達練習和閱讀體驗。當教師讓其看圖寫話時,無論是一幅圖還是多幅圖,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說寫表達不到位,較模糊、籠統,常常根據圖畫下的問題提示對圖畫進行問答式描述,話與話缺少連接,同時缺少個性和感情色彩,常常在教師提示下能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表達人和事,但是很少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表達,說寫表達較為直白生硬,蒼白無力。
3.說寫興趣不高漲
看圖寫話對低年級小學生的觀、想、說、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學生投入較多的思維與精力方能做好。有部分學生對相對復雜的觀察、想象、說寫較為陌生,再加上教師提供的圖片多為黑白色圖片,當教師讓其看圖寫話時,無論是在說寫行為上還是說寫過程中,學生都表現出興趣不高,有畏難情緒,遇到看圖寫話教學課就頭疼,出現不想說不想寫,或者說寫草草了事甚至應付的現象。
4.不會恰當使用問號和感嘆號
看圖寫話中學生基本上能正確使用逗號和句號,在翻閱學生的試卷或作業時發現,相當多的低年級小學生在看圖寫話時,雖能正確斷句,但斷句時大多用的是逗號,結尾時用一個句號,學生不會恰當使用問號和感嘆號,分不清在什么時候該用問號和感嘆號,比如一個學生抒發蜘蛛不怕艱難重新織網應該用感嘆號,另一個學生寫到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蜘蛛學習呢應該用問號,但都用的是句號。有學者也指出了同樣的問題,“在近100份試卷里,幾乎沒有發現一個學生使用了問號或感嘆號”。
二、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存在問題的原因
1.學生沒有掌握看圖寫話的方法
學生觀察時無順序、無目的,雜亂無序,導致觀察圖畫之后,不知道該掌握什么信息;觀察沒有層次、沒有條理,導致學生對圖畫中事物的認識片面、孤立;表達時缺少連貫性,不懂得上下聯系,導致寫的話雜亂無章,無法完整地表達圖意,有時還會出現一些邏輯性、常識性錯誤;學生年齡尚小,心智稚嫩,想象力不足,在看圖寫話時只會就圖寫圖,只是把直觀看到的圖畫內容寫出來。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學生在看圖寫話時表現得興趣不高或寫作效果不理想。
2.圖畫沒有契合兒童的特點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小學低年級學生存在以下特點:第一,他們的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較弱,要求所感知的對象具有直觀性。第二,他們對圖畫的感知較多地依賴于當前所給的信息和頭腦中的少量想象,而不是長時間記憶中的經驗。第三,他們年紀尚小,貪玩、好奇,自控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這三個特點,決定了他們所喜歡的圖畫通常具備以下特點:第一,圖畫要清晰明了,圖文并茂。第二,圖畫要具備較高的情境性,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具體事物,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和興趣,讓他們有話可寫。第三,圖畫必須主題鮮明,直觀易懂。語文教材或者教師所提供的圖畫,有的圖畫內容遠離學生;有的圖畫內容學生不曾經歷過;有的雖然經歷過,但這些內容學生不感興趣;有的圖畫內容不切實際,學生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寫;有的圖畫不生動,挺無趣的,學生不喜歡。有些內容雖然盡量貼近兒童,但總是成人提供的,與學生的心理需求難免產生距離。
三、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教學策略
1.大膽思維想一想
單幅的圖畫只是給出一個畫面,要想寫具體,就要展開合理的想象,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置身于畫面創設的情境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自由地聯想和想象。如一幅圖畫的內容是“一個小女孩在洗菜。”我引導學生聯想自己洗菜的過程,有的學生會寫出小女孩在洗菜時看見了一條蟲子,嚇了一大跳,又怎樣捉住蟲子。還有的學生寫她用洗潔精洗……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大膽地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通過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出來,要敢于創造,敢于想別人所未想。讓學生明白寫話就是用自己的手把自己的心毫不裝飾地寫出來,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寫,只要合乎圖畫的意思,不胡思亂想、胡編亂造就可以了。
2.指導觀察,抓住重點
會觀察是學會看圖寫話的首要條件,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概括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都還比較弱,觀察時易被無關要素吸引,而抓不住重點。把無關要素作了詳寫,而重點的卻一筆帶過。因此,教師要借助圖畫教給學生具體的觀察方法,讓他們學會按方位順序觀察,由近及遠,從上到下,從左往右,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認真觀察分析圖畫;按主次觀察,先整體后局部,先主后次;按事物發展先后順序觀察,可先怎么樣,再怎么樣,結果又怎么樣。在觀察多幅圖畫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圖畫與圖畫、畫上人物與人物之間、人物與背景之間的聯系,分出主次,確定重點,這樣寫話時才會有詳有略,重點突出。例如,我在指導寫《野餐》時,開始時有不少的中下生把重點放在他們怎樣互相約定,怎樣準備去野餐上,而野餐的內容卻只說:“他們來到郊外在吃東西,吃飽了,他們就高高興興地回家。”這是很明顯的喧賓奪主。于是,我再指導他們觀察圖畫,“圖上主要寫三個小朋友準備去野餐,還是已經在野餐呢?”我引導說。學生大聲說:“當然是在野餐,看,他們在吃東西呢。”我又說:“那么,我們就該主要寫他們在吃的時候發生的事,想一想他們會說什么?”一個學生想了片刻說:“可能這個小女孩在講《守株待兔》的故事呢。”另一個學生說:“可能她藏了那個男同學的香腸,現在又拿出來,所以才這么開心地笑。”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我鼓勵他們說:“對,把你們剛才說的寫下來就非常棒了。”就這樣,他們就把重點移到了正位,把寫話寫好。
3.指導說話,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看圖寫話是發揮學生語言潛能的訓練。觀察得是否明白,想象得是否合理,還必須通過完整而準確的敘述圖意表達出來。可見,說圖與看圖、想圖、寫圖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訓練的過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概括到具體的訓練。如《課間活動》是一幅圖說話寫話訓練。要讓學生說完整,首先引導學生說“圖上有誰和誰,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接著訓練學生說具體。引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話,描述圖中人物的具體活動情況,最后啟發想象,引導學生用“他們的心情怎么樣”進行想象。這時學生會說:“他們玩得好開心呀!”不管學生怎么說都要加以鼓勵,讓學生有自信心說話。這樣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指導寫話,培養學生樂于動筆
寫話訓練重點是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寫話訓練,是把看的、想的、說的落實到書面上。如果是一幅圖的看圖寫話可以用一段話表達出來;多幅圖的看圖寫話,以采用一幅圖一個自然段的書面形式,進行分段表達。要交代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干什么。先求完整,再求完善和發展。如《課間活動》訓練看圖寫一句話。學生可以寫“在操場上,同學們課間活動多有趣!”雖然只是一句話,但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寫得很清楚了。只要學生動筆寫,我都會給他們加以鼓勵,讓學生有自信心,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說到的寫下來。
總之,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要善于引導,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把看圖說話寫話這一教學法目標落實到位,這樣才能為作文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馮.快樂起步,聚焦精彩:如何有效訓練小學生寫話[J].學子(理論版),2017(4).
[2]胡天俊.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J].吉林教育,2017(16).
[3]方冰.閱讀在小學低段寫話教學中的作用[J].語文天地,2017(12).
[4]高曉林.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興趣[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6).
[5]王彥.小學一年級寫話教學的嘗試[J].學周刊,2016(33).
[6]武曉飛.為繪本閱讀和寫話教學架起彩虹橋[J].新課程(上),2016(10)
[7]姜曉紅.低年級學生快樂寫話初探[J].新課程(上),2017(4).
[8]盧雪珍.用繪本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話力[J].江西教育,2017(8).
[9]賀萃,鄭麗麗.淺談小學語文一年級的寫話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2017(5).
[10]付尚春.淺談小學低年段“寫人”寫話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7(5).
[11]賀萃,鄭麗麗.淺談小學語文一年級的寫話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2017(5).
[12]付尚春.淺談小學低年段“寫人”寫話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7(5).
作者簡介:和忠良(1970—),女,納西族,云南省麗江市人,大專,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