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伯知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挖掘學生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寫作教學尤為重要。隨著新課標的出現,小學語文協作教學中應用分階段訓練模式較為普遍。分階段訓練模式受到教師的廣泛青睞,將復雜的作文教學簡易化,繼而顯著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分階段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小學語文是語文學科考核中占分數最高的一個項目,不僅僅需要小學生有著良好的語文素質,而且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1]。寫作是一種充滿創造性和想象力的心理活動,與此同時也是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寫作能力是閱讀能力的一種延伸,寫作教學是對閱讀教學的延伸和創造,也是對名言名句的借鑒和培養語文基本素質的主要方法。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知識等特殊性,在零寫作的背景下,需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編排好教材規律,采用分階段的教育教學模式。分階段訓練模式能夠充分利用好小學生的基本特點,使得學生能夠綜上寫作之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最終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育教學采用分階段訓練模式的基本依據
1.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寫作的本質為“傾訴”,傾訴寫作者的情緒和思想情感。作文是學生愿意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或者生活感知等,教師喜歡聲情并茂和真情流露的作文也在于此[2]。現階段來看,小學生的普遍年紀在6.2~13.5 歲,身心發展和寫作體驗呈現出以下幾種階段性特點:
1.1一二年級的學生處于初級階段。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情感體驗較為隨意,喜怒哀樂均表現的淋漓盡致,因此也決定其寫作風格較為模糊和隨性。90%以上的學生對于寫作訓練的最終目的不甚明確,僅僅按照老師的要求加以寫作,而不是我想寫。
1.2三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中級階段。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心理狀態稍穩,情感體驗逐漸趨于理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好自身情感,此時寫作情感體驗表達也逐漸變得理性和清晰。經過寫作知識和寫作能力的不斷積累,小學生的寫作目的性趨于明確,大多數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也逐漸加大,呈現出我想寫但是不太會寫的跡象。
1.3五六年級學生處于高級階段。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心理穩定且情感理性化,控制好喜怒哀樂等情緒,寫作情感表達也逐漸變得明確和清晰。經過幾年的寫作積累,小學生的主動性逐漸增強,80%以上的學生對寫作具有強烈的信心 ,逐漸形成我要寫的行為習慣。
2.寫作的學習規律
小學生在入學之后,逐步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對于閱讀能力差者,其寫作能力也不佳。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隨著小學生對各種基礎知識的學習,小學生也在模仿中增長寫作經驗。寫作經驗的積累與年級的增長呈正相關,經過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再到高級階段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過程均要從淺到深,從無到有,最終達到積土成山的效果。
3.寫作的訓練規律
小學生在具備一定的寫作基礎知識后,還需要多多訓練寫作能力,將理論逐漸轉化為實踐,再寫出一篇篇佳作。寫作能力是隨著寫作知識的積累而提高,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保持高度一致。寫作能力的訓練也需要由低到高等階段循序漸進,注意在不同階段的重難點控制,不能拔高,也不能滯后,前后相輔而成[3]。
4.生活閱歷的不斷積累
在訓練寫作能力的過程中,勢必要加入生活感知,豐富的生活經歷能夠給予小學生以獨特的感受。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不斷豐富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才能夠加強對文字的感知力度。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小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越來越多,從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也從懵懂無知到有所感悟,在訓練過程中,往往出現硬擠牙膏和硬湊字數等現象,因此往往無法讓小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基于此,對小學生的寫作教學必須按照其年齡特點和所在年級加以合理安排。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
1.分階段訓練模式
分階段訓練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因人而異且因材施教的模式,根據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表現而進行的一種有差別的寫作訓練。分階段訓練的主要內容是:(1)訓練小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2)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初級階段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多多閱讀經典名著,讓小學生能夠多從經典名著中學習相應詞句,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要想使得一篇作文變得更具有內涵 ,不可避免要使用成語、俗語或者詩詞等,成語俗語和詩詞的引用能夠為作為添彩,使得讀者閱讀起來具有更美好的觀感。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向小學生教授簡單句式的變化,如將把字句變為被字句,注意教會小學生如何識別病句。在中級階段時,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的段落劃分,清楚了解修辭手法和如何劃分段落,幫助小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學習修辭手法能夠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自己的創作想法。在高級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小學生對于整篇文章的思路理解,積極引導學生從主題思想出發,督促學生了解寫作方式和寫作特點以及寫作格式等。
2.分階段訓練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1結合教材。語文教材是小學生學習寫作和了解寫作的基礎,與此同時為小學生提供好相應的指導。語文教材能夠積極培養好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結合好語文教材。
2.2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較為簡單,所以在寫作過程中均是模仿生活經驗而來,而一味模仿無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創造性寫作,最終增強小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
2.3注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加以合理教學,從而督促學生加以良好的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可以通過分階段模式加以教育教學,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先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11):103-107.
[2]呂玉榮.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1(12):123-123.
[3]陳文婷.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4(28):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