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立紅
摘 要:最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高職教育迎來了發展全新機遇。成果導向教育(OBE)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在1981年由Spady率先提出后,以驚人的速度獲得了廣泛重視和應用。經過此后10年左右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至今仍被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確方向,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實現從學科導向向目標導向轉變、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和從質量監控向持續改進轉變。成果導向課程教學不是給學生背不動的知識,而是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本文主要結合高職教育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成果導向教育理論的內涵,然后論述了基于成果導向理念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設計思路和實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高職教育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成果導向 課程實施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2
一、成果導向教育理論內涵
成果導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種教育理論,其核心是教育系統的每個組成部分都以學習成果為基礎或導向,當每個學生結束、完成教育體驗后,應該能實現這種學習成果。在實施OBE的過程中,沒有單一指定的教學方法或評價方法,教學和評價都應該幫助學生實現預期的學習成果,教師角色轉變為指導者、教練、推動者或輔導者。
1.成果導向教育模式構成分析
OBE金字塔理論,一個范式,包含理念和方法,共同構建了教育思想的系統架構,其理念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成功,要使學生獲得成功與其學習路徑密切關聯,關注是否取得成果及成果內容,而不是什么時候,怎么取得成果。二個目的,一是構建清晰、明確的學習成果藍圖,包括課程、專業的學習成果,二是學生獲得成功提供的機會、環境、條件和資源,使學生對學習和獲得成功充滿信心。三個前提,一是所有學生均能按要求進行學習并獲得成果;二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每一個學習成果都讓學生獲得,通過不斷取得學習成果促進學生學習更難的學習成果,并都獲得成功。三是學校掌控成功的條件,即學習路徑和方法的設計,對學生成功承擔資源與條件責任。四大實施原則,一是清楚聚焦,聚焦于重要的高峰成果。二是擴展機會,努力為學生的成功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條件和支持;三是高度期望,準許和鼓勵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四是向下設計,從最終目標、高峰成果逐步向下分解,設計所有層次,階段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活動。五項能用領域的實踐:一是定義所有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學習成果是全教育活動的指向,也是學生獲得成功的標準、標志。二是設計課程架構、教學授課方法,測驗等,提倡與生活情境結合跨科目、領域、年級的項目課程。三是課程授課,強調學生學到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注重產出與能力,鼓勵質疑、推理、評價和行動;四是成果檢測,對每個學習成果進行多元測評,總體測評績效由達成最高標準及內涵的成果來反映;五是決定進階,設計分階段,逐步達到高峰成果的學習路徑和各學習成果學生按照自己的計劃逐級進階,最終都能實現高峰成果,取得成果。
2.成果導向高職教育實施路徑分析
定義學習成果,成果藍圖是實施OBE關鍵步驟,各級的學習成果的邏輯關系是正確的,并且成果充分接受各相關方的要求,成果要求可測評,應制定績效和測評標準。開發設計課程,課程開發設計要覆蓋能力要求以及相對應的專業課程體系中的畢業要求,課程學完后能達成能力要求。教學設計的實施要設計有利于學習自我表現和學習成果展示的教學方法。可以基于項目、模塊教學、案例教學或典型工作任務教學等多形式,以更好地達成課程成果。對學習成果進行多元評價,學習成果測評內容不能局限于學教學計劃、時間進度、應重點評價誠信度、成果內涵和個人進步。測評方法多樣化,可以成果展示、成果測評等。最后應用開放性教學、準許學生花費不同的時間完成各自的學習成果,通過不同途徑和方法實現高峰成果。
二、基于成果導向理念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發設計
1.商務英語專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標
成果導向理念自 1981 年由 Spady 提出以來,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邏輯原點——成果的分析歸結為:學習者在完成學習后所應知道的、理解的和具備的能力水平,其核心是學生完成學業后可以帶得走的能力。應當以關鍵能力作為成果的終極表現,是可以帶得走的。成果導向教育的整體目標要落實到具體課程的“學習成果”,因此,要對基于課程預期學習成果進行科學設計,科學確定課程層面的“預期學習成果”。讓學生在學完本門課程后有獲得感,素養得以提升,能力得以提高,觀念得以更新。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大綱的開發設計
成果導向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大綱的開發設計應“向下設計與情境對準,向上評價、診斷與改進”的理念,包括教育教學目標、學習成果、教學設施、學習成果評價、目標實現度、診斷與改進等內容等(詳細情況如表2所示)充分體現了成果導向、學生中心、持續改進的理念。在具體課程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活動單元要從學生的學習條件分析,確保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資源、能力指標制定、課程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教師及學生課前準備、教學活動、單元學習評價等多個環節與教學大綱設計一一對應。
三、基于成果導向理念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多元評價
1.基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采用的多元評量測評理念
多元評量的理念指教師的教育教學范圍非常廣泛,除知識技能之外,尚包括學生的品行、人際關系、學習態度、興趣、心智能力發展、各種專業技能等無一不屬于成績評量范圍。所以課堂教學評價應采用專業多元、內涵多元、過程多元、時機多元、情境多元、方式多元、人員多元、計分多元、結果多元的方式測評學生成長。
2.基于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采用的多元評量具體實施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多元測量評價具體實施設計了團隊合作評量、學生平時成績評量、個人口語評量、課堂表現評量、專業作品評量、成果展示評量的方法,成果展示評量要求每一位學生結合自己特長、優點、課程對個體的啟發、收獲進行上次全面集中的展示。多方測評學生能力獲取,個體成長,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進步感、學習價值感,讓學生走向成功。
最后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講解整門課程所應達到的預期學習成果,或能力達成點,以及整門課程教學過程中所用教學方法、具備的教學條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用的學習方法、多元評量方法等。對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來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成果為導向向下設計情境對準的案例、項目和課后作業、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學評價點和評價方法也以成果為導向,結合核心能力,多元評量的方式進行了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評價,并向上評價、持續診斷與改進,貫徹了全球成果導向課程教育實踐模式精神。以便學生能在課堂中更好地取得學習成果,獲得帶得走的能力,讓學生有獲得感,讓每一個學生成功。
參考文獻
[1]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會議策劃與管理》課程設計研究[J]. 楊曦,曹柳. 時代農機. 2017(10)
[2]發揮校企合作優勢 優化船舶專業課程設計教改[J]. 楊文杰.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 2017(11)
[3]以人為本 組織課程設計的課程[J]. 郭再泉. 機械職業教育.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