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偉
【內容摘要】本文闡述了初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要求,在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優化設計中穿插史料,豐富課堂內容,案例對比,培養歷史理解,鍛煉思維,情景教學,培養學生歷史價值觀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歷史 教學設計
歷史學科不應該僅僅是教會學生歷史知識,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國本意識。在了解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和理解,要以史為鑒,體現歷史教學的價值。各學科的核心素養要求不一致,歷史學科有著自己特色的核心素養要求。著重培養學生以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能力為主的核心素養。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比起學習知識,培養歷史學習興趣、思維習慣和歷史價值觀顯得也更重要。通過優化的課堂設計體現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歷史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初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要求
學術界在新的課改條件下,從關注學生的培養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培養過程。“分數”、“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近些年逐漸被弱化,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傳統的把歷史教學中,教師注重對歷史知識的講述和記憶,對于學生來說,記憶似乎成為難點,尤其是歷史事件之間的對應,學生經常混淆。這種只注重課程內容,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考和方向。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一種終身適用和發展的品格和能力。初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就成了探究歷史教學的前提。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具備歷史時空觀念是學習歷史的基礎,基于對歷史事件的了解,掌握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才能更深入學習。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優化設計
1.穿插史料,豐富課堂內容
初中生剛接觸系統的歷史教材,學習歷史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但初中的歷史教材總體來說比較籠統,許多細節性的東西無法展開。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
在教材對歷史事件交代的空白處,教師可以適當的穿插一些史料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背景和事件的感知,提高學習興趣。史料的種類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進行安排。
歷史教材很多時候由于篇幅的限制,沒有辦法詳盡的展開,就需要教師善于在留白處總結和補充,有效提升學生對歷史時間的感知。在一些文史資料比較豐富的地區,教師甚至可以拿到原版史料的復印件,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們更清楚事件的細節,都是對學生有益的補充。史料的種類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進行安排。此外,如果教學允許,教師可以帶學生到當地的歷史紀念館和博物館參觀,直觀的了解歷史的厚重,歷史就是以這種形式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曾經的興衰,榮辱,都淌在歲月長河中,靜靜的講述歷史故事。在章節學習完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時間軸結合梳理,方便學生進行時間的串聯,劃分時空,加深理解。
2.案例對比,培養歷史理解,鍛煉思維
歷史對學生來說是過去發生的事,是無法直觀感知的,那么怎么讓學生對歷史事件做出合理的理解,并進行歷史解釋呢?許多歷史事件的解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結果是不一樣的。脫離時代環境去解釋歷史就會產生很多偏差,因此學生要形成從大局和多角度對一件進行分析和闡述的歷史思維。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一年培養學生進行理性的認識,培養正確的情感取向。
在學習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時,謀士的活動或有些殘忍,并威脅他國的利益,但這是特定歷史環境下,歷史人物身份決定的,他們代表著自己的國家利益,謀士的行為并不是在分裂中國,而是對自己國土和家園的保護,是一種愛國的表現。因此,學生應該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教師通過不同案例的分析,為學生提供可供參考的多種角度,不同的著作和人物口中的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嘗試多角度去理解和客觀的處理歷史問題。
3.情景教學,培養學生歷史價值觀
任何課堂的教學都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引導學生學習。在發展歷史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教師應該學會借助多媒體,創造情景,鼓勵學生進行創作訓練。適當的歷史還原可以幫助學生做出正確判斷,在歷史教學中,學生這一能力的培養要求比較高,讓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形成自己的善惡是非觀。
在講述《侵略與反抗》單元的時候,抗日戰爭中日本侵略者對國人的傷害,僅僅從課本上的幾幅圖片和文字描述是很難刺激到學生個人的愛國熱情。老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南京大屠殺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從網上搜集的看日戰爭時期的軍人和老人自述。給學生講述侵略戰爭失敗的必然性和客觀性,以及我國抗戰勝利的意義和對整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意義,引導學生進行歷史評價,培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影像帶入當年慘烈的情景,真切的感受戰爭的破壞和傷害,抗日戰爭對我國的經濟、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借助教學情景,告誡學生侵略必敗,正義必勝,要牢記歷史。
結束語
歷史學科素養與其他學科有鮮明的區別和特點。它依賴于歷史學科的知識體系存在,對學生日后繼續深入學習歷史學科有所幫助,形成關鍵性的思維品質。歷史素養是人文素養的一部分,包括學習中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因此,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素養,為以后深入學習歷史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