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輝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展,對當今社會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任務與標準。當今的教育不再單單是強調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而是更加全面的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綜合素質的立體化發展。因此,體育教育與教學作為有效提升學生團隊意識、競爭意識等精神價值觀建設,以及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狀態等身心健康調節的重要學科,在當今教育與教學中備受重視。為了更加有效的發揮體育教學在初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與作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及模式的運用研究也越來越受到各院校的重視。在這種教育教學現況下,體育競賽法便應運而生,本文就如何正確認識這一教學方法,并加以合理的運用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體育教育;身心健康;初中教學;體育競賽法;運用研究
引言:
當今時代所推崇的教育是符合新課標改革下的全面的素質化教育,而體育教育與教學也不再像傳統的教育下單純的關注體育技能與運動技巧的傳授,而是更加多的去關注和強調通過體育教學達到加強學生體能健康及心理素質健全的體育功能性價值。因此,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及手段使每一節體育課都能發揮其重要價值,是當今每一位體育教師都要面對的問題。而在這其中,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歸根結底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體育教學過程的主動參與性,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體育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及開展,從而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并逐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更好的實現新課標改革下對體育教學提出的任務目標。
一、體育競賽法的重要作用
所謂體育競賽教學法,就是指在某一體育體育項目內,基于對這一項目的體育技能、規范要求的了解之上,以規定的人數進行個人或團隊間的相互競爭,并最終決出勝負的一種體育教學方法,它適用于多種體育項目的教學開展活動。對競賽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開展及運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作用。
(一)有助于學生對體育技能知識的學習及掌握
競賽法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尤其是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求勝欲更加強烈且明顯。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學生就會更加用心的去學習體育項目的技術、技能及規則規范知識等,并更加主動積極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運用這些技能知識。在比賽過程中,取得勝利的學生則會激發出其對于該體育項目更加濃厚的興趣,而暫時落后的一方也會更加積極的去思考失敗的原因及不足,從而進行主動改進及反思,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基于智力開發和體力鍛煉下,對體育技能知識的有效學習。
(二)有助于學生精神品質的建設和培養
在體育競賽之中,除了個別項目是單人之間的對決,更多的是以小團隊為單位的比賽,為了取得比賽的最終勝利,就要求小團隊內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杜絕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精神,更加以集體榮譽為己任,并將這種精神運用到實際日常生活中去。除此之外,體育競賽與日常的技能訓練不同,團隊中如有人中途放棄,就意味著整個團隊的失敗,因此學生基于自尊心和榮譽感都不會輕易放棄,這也就在無形之中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
二、體育競賽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完善完全保護事項的落實
有效的保障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人身安全,是進行及開展任何體育競賽項目及體育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在競賽法教學中,因其競技性和對抗性,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參與人員之間的肢體接觸,甚至是肢體對抗,這時候有效的安全保護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體育任課老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這其中包括根據不同體育項目的競賽規則和要求,進行不同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同時仔細檢查課程教學中需要用到的體育設備及器材,杜絕安全隱患。除此之外,在進行競賽教學之前,向學生充分講解安全規則,提高學生的競賽安全意識,從而保障競賽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順利進行和有效運用。
(二)進行合理的競賽分組
在以往的體育教育教學中,任課老師往往更加注重對體育技能理論的傳授與講解,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學生往往以個體為單位對老師講解的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和反復練習,這就造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溝通及交流障礙,從而無法發揮體育課程對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培育及建設作用。在競賽法的教學模式開展后,為了完成競賽,就不得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和小團隊,以此來完成小組之間的競賽對抗。這就要求老師進行科學合理的人員分組,充分把握及了解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從而保證在一個分組內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的合理分布。在分組后,不同水平的學生為了取得比賽的勝利,就會共同商討及交流對策,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團隊意識與合作意識的精神培育作用。
(三)進行及時有效的教學評價
傳統老舊的體育教學評價已經不再適用于創新模式下的競賽法教學,因此進行及時有效的體育教學評價創新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體育競技精神講求尊重原則,當然也就包括老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尊重,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感受到老師對自我的肯定,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老師應建立在對每一位學生尊重的前提下,根據不同體能素質和技能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方式的評價,綜合考慮每一位學生的日常表現,豐富評價內容。
結語:
總之,競賽法的合理科學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科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其體育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更能夠推動其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等精神素質的建設和培養。
參考文獻:
[1] 范開會.利用體育競賽提升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8(02):159-160.
[2] 馬德偉.開展學生體育競賽,促進學校體育教學[J].學周刊,2018(10):156-157.
[3] 董斌.關于體育教學與體育競賽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0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