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漢潔
【摘 要】本文論述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授學生自學方法、教師適度進行輔導等措施,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關鍵詞】高中政治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B-0045-02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更加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綜合政治素養,以促進學生身心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目標。因此,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以跟上現代教育改革的步伐,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從而全方位地學習政治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說過:“教學方法只要能觸碰到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就能發揮巨大的教學作用。”在現代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自主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空間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條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例如,教學“市場價格變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買家和賣家模擬市場交易,要求“賣家”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對出售的商品進行定價,“買家”根據“賣家”的決策分析市場變化,并評價“賣家”的決策。這樣的角色扮演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賣家”和“買家”會就市場價格進行一番激烈的爭論,而每一次的爭論都需要用到課本知識,這就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課本知識,從而實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進行適當的輔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種有趣的情景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授學生符合政治學科特點的自學方法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條件。政治課程的自學方法包括課堂和課外的自學方法,本文主要針對高中政治課堂的自學方法進行闡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經驗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講解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靈活采用適當的自學方法。
(一)閱讀方法
首先,閱讀課本是最基本的學習活動,閱讀方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之所以無法掌握知識,是因為,他們不能流暢地閱讀,有理解地閱讀,沒有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掌握閱讀課本的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課本的方法眾多,根據教學實踐和高中政治課程的特點,筆者認為,這幾種閱讀方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第一,泛讀。這是一種閱讀速度較快的閱讀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列出內容的要點以及簡明易懂的自學思考題,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自己去閱讀課本。這樣的閱讀針對性很強,學生比較容易抓住內容的核心概念,從而快速掌握教學內容,實現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課本各個段落的內容,嘗試找到其中的知識點和知識結構,并指導學生提煉出內容提綱,從而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例如,學生在閱讀“經濟生活”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形成閱讀提綱:什么是商品?貨幣是如何產生的?一般等價物的定義是什么?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讓學生按照這一閱讀提綱進行泛讀,從而培養學生閱讀前提煉提綱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使學生能夠快速了解課文內容。第二,細讀。細讀是建立在泛讀基礎上的一種深入閱讀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泛讀課文,再要求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用點、線、勾、圈對課文中提到的概念、定義、關鍵詞進行標注,引導學生整理出課文的具體知識要點,從而讀懂課文,重建認知結構,準確把握知識的內在結構。
(二)歸納方法
歸納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傳授常用的歸納方法,指導學生學會歸納整合分散的知識。常用的歸納方法主要包括表格法、提綱法、因果法、圖示法等。引導學生運用歸納方法歸納知識,將知識連成網絡,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尋找知識規律。例如,在教學“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順口溜的方式,總結出為什么如此發展農業的結論:“一路三靠一化一調整”,即走高產、高效、優質、環保的農業發展之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實行農業產業化,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農業發展措施的相關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歸納,提煉、總結知識的意識和能力。正所謂:“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傳授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要準確把握輔導的尺度。如果輔導太少,學生的自學節奏容易混亂,而太多的輔導又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筆者認為,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把握輔導的尺度:首先,要打造開放式的課堂,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思維火花和問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可以顯著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其次,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以及生活經歷有所差異,他們對同一個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必定會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過多干涉學生的學習目標,而是要設置分層目標,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學習目標并鼓勵學生自己設定學習目標,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最后,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細心觀察,及時輔導。在相信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指導,教授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政治課程是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學習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的自學方法,顯著提升政治課程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文 群.自學輔導法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科教縱橫,2010(9)
[2]張麗陽.自學輔導法在普通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6
[3]盧紅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學習方法指導[J].中學教學參考,2009(27)
[4]錢 明,季日中.自學輔導法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3(Z1)
[5]徐昊煒.自學輔導法在政治課中的運用[J].教師,2010(29)
(責編 劉 影)